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娄师德,字宗仁,郑州原武人。第进士,调江都尉。扬州长史卢承业异之,曰:“子,台辅器也,当以子孙相诿,讵①论僚吏哉?”
上元初,为监察御史。会吐蕃盗边,刘审礼战没,师德奉使收败亡于洮河,因使吐蕃。其首领论赞婆等自赤岭操牛酒迎劳,师德喻国威信,开陈利害,虏为畏悦。后募猛士讨吐蕃,乃自奋,戴红抹额来应诏,高宗假朝散大夫,使从军。有功,迁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司马,并知营田事。与虏战白水润,八遇八克。
天授初,为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衣皮袴,率士屯田,积谷数百万,兵以饶给,无转饷和籴之费。武后降书劳之。长寿元年,召授夏官侍郎,判尚书事,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尝谓师德:“师在边,必待营田,公不可以劬劳惮也。”乃复以为河源、积石、怀远军及河、兰、鄯、廓州检校营田大使。入迁秋官尚书、原武县男,改左肃政御史大夫,并知政事。证圣中,与王孝杰拒吐蕃于洮州,战素罗汗山,败绩,贬原州员外司马。万岁通天二年,入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与武懿宗、狄仁杰分道抚定河北,进纳言,更封谯县子、陇右诸军大使,复领营田。
师德长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尝与李昭德偕行,师德素丰硕,不能遽步,昭德迟之,恚曰:“为田舍子所留。”师德笑曰:“吾不田舍,复在何人?”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在夏官注选,选者就按阅簿。师德曰:“容我择之可乎?”选者不去,乃洒笔曰:“墨污尔!”
狄仁杰未辅政,师德荐之,及同列,数挤令外使。武后觉,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又问:“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后曰:“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出其奏,仁杰惭,已而叹曰:“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总边要、为将相者三十年,恭勤朴忠,心无适莫,方酷吏残鸷,人多不免,独能以功名始终,与郝处俊相亚,世之言长者,称娄、郝。
注:①讵:怎能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会吐蕃盗边盗:盗窃,偷窃
B.更封谯县子、陇右诸军大使,复领营田领:兼任
C.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逮:及,达到
D.方酷吏残鸷,人多不免方:当时,那时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①当以子孙相诿                      ①无转饷和籴之费

A. B.
②兵以饶给②容我择之可乎
①后募猛士讨吐蕃,乃自奋①公不可以劬劳惮也
C. D.
②我为所容乃不知②贤则不知也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娄师德性情宽容,不计较别人对他的触犯。但他的忍让已经到了怯懦、窝囊的地步,可这样更能显示出娄师德的度量之大,这也是武则天一直重用他的根本原因。
B.娄师德事业上勇挑重担,越是艰险越向前。面对吐蕃的威胁,朝廷招募勇士,他毅然入伍,显示了性格中刚毅的一面。
C.娄师德担任左金吾将军、捡校丰州都督时身先士卒,他穿着皮裤,带领士兵屯田,积蓄粮谷数百万,使军队供给充足。
D.本文虽为娄师德的传记,却能反映出武则天善于用人。武则天能够选择恰当时机慰劳并勉励在边疆驻防的娄师德,也能在恰当时刻提醒心有偏见的狄仁杰。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姚柬之,字伯山,桐城人。柬之少负异才,从族祖鼐学,道光二年进士。授河南临漳知县,屡决疑狱。县民张鸣武控贼杀妻,称贼攀二窗棂入室,柬之勘窗棂窄,且夫未远出。诘之,果夫因逐贼,误斫杀妻。又常姚氏被杀,罪人不得。柬之察其时为县试招覆之前夜,所取第一名杨某不赴试,疑之。召至,神色惶惑,询其居,与常邻。乃夜至城隍庙,命妇人以血污面,与杨语,遂得图奸不从强杀状。每巡行乡曲,劝民息讼,有诉曲直者即平之。漳水溢,赍粮赴灾区,且勘且赈,全活者众。境与直隶大名毗连,多贼巢,掘地为窟,积匪聚赌,排枪手为拒捕计。柬之约大名会捕,赌窟除而盗风息。
母忧去,服阕,补广东揭阳。濒海民悍,械斗掳掠,抗赋戕官,习以为常。柬之训练壮勇,谕以保护善良。最顽梗之区曰下滩,盗贼、土豪相勾结,柬之会营往捕,拒者或死或擒。一盗积犯十八案,召被害者环观,僇之,境内称快。有凶盗居钱坑,其地四面皆山,不可攻。潮州故事,凡捕匪不得,则爇其庐,空其积聚。柬之戒勿焚烧,召耆老,谕交犯,不敢出。乃乘舆张盖入村,从仅数人,见耆老一一慰劳,皆感泣。民在四山高望者,咸呼“好官”,次日遂交犯。自下滩示威,钱坑示德,恩信大著。兴复书院,厚待诸生,回乡以新政告乡人,有变则密以闻,官民无隔阂。县大治。
迁连州绥瑶同知,民、瑶构讼,判决时必使相安,遂无事。普宁县匪徒戕官肆劫,奉檄从镇道往捕治。匪以涂祥为巢穴,磨盘山为声援,地皆险。乃设方略,正军攻涂祥,调揭阳壮勇自磨盘岭突进破贼巢,获六百余人。
十七年,署肇庆府,十九年,擢贵州大定知府,俗好讼,柬之速讯速结,不能售其欺,期年而讼稀。大定民、苗杂居,宜治以安静。大吏下令,柬之必酌地方之宜,不使累民。见多不合,遂引疾归。数年始卒。(《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五》,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柬之少异才负:具有
B.服,补广东揭阳阕:结束
C.不能其欺售:施展
D.见多不合,遂疾归引:承认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表现姚柬之有智谋的一组是 ()
①夜至城隍庙,命妇人以血污面,与杨语②赍粮赴灾区,且勘且赈,全活者众
③一盗积犯十八案,召被害者环观,僇之④乘舆张盖入村,从仅数人,见耆老一一慰劳
⑤民、瑶构讼,判决时必使相安,遂无事⑥正军攻涂祥,调揭阳壮勇自磨盘岭突进破贼巢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姚柬之在河南临漳县,勘察疑案,善于从蛛丝马迹中发现线索,及时、准确地判决张鸣武误杀妻子案、常姚氏被杀案。
B.姚柬之在广东揭阳县,当众处死钱坑惯盗,慰劳境内耆老,兴办书院,厚待诸生,恩威并施,赢得民心,官民无隔阂。
C.姚柬之在治理少数民族杂居地区时,对各族民众一视同仁,处理案件快审快结,判案务使双方相安无事,尽量不扰民。
D.姚柬之历任临漳知县、揭阳知县、连州绥瑶同知、贵州大定府知府,所到之处,无不治理得很好,深受官民的赞赏。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潮州故事,凡捕匪不得,则爇其庐,空其积聚。

(2)大吏下令,柬之必酌地方之宜,不使累民。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共18分)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媒人:“贫贱有此女,始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对下面句子中划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感君区区怀区区:诚挚
B.始还家门适:出嫁
C.君既若录 见:看见
D.阿母媒人白:告诉

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今赴府河汉清
B.君若见录而得某尸于井
C.不迎自归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D.汝可去应徐徐更谓

对下列各句“相”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还必相迎取②相见常日稀③仰头相向鸣④叶叶相交通
⑤不得便相许⑥黄泉下相见⑦蹑足相逢迎⑧及时相遣归

A.①②⑤⑦/③④⑥⑧ B.①⑤⑦⑧/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③④⑧/②⑤⑥⑦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刘兰芝对爱情忠贞的一组是( )
①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②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③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④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⑤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⑥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A.①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②⑤⑥

请用现代汉语述说划横线的句子的大意,加点词语的意思要落实。
①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姬传【清】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赌,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士大夫贤否,张学士博、夏吏部允彝亟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钦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①,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钦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钦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氏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②,安事阮氏!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③。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④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且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注】①论城旦:被定罪判刑。城旦,古代刑罚名。②世望:家世和名望。③下第:指侯方域应试未中。④东汉蔡邕,字伯喈,官左中郎将,以职称名中郎。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发:演奏
B.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偿:偿还
C.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首:带头揭发
D.乃假所善王将军假: 借助

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清议所斥所交接皆当世豪杰
B.姬为其养女其人有高义
C.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奈何以阮氏负至交乎
D.非结客者王将军者殊怏怏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李姬“见识卓异,风骨凛然”的一组是
①所交接皆当世豪杰②能辨士大夫贤否
③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④歌琵琶词以送之
⑤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⑥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②⑤ D.②③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李姬母亲有侠气,是为了衬托作为养女的李姬有乃母之风,为后面直接写李姬的“皎爽不群”埋下了伏笔。
B.皖人阮大铖者依附魏忠贤,被定罪判刑,为清议所斥。当时王将军不断拉拢,侯方域终于向阮氏屈服。后在李姬的劝说下,侯生与王将军断绝了来往。
C.淮阳巡抚田仰以三百锾为聘,邀李姬见面,李姬断然予以拒绝,因为田仰与阮大铖有牵连,李姬孤标傲世的性格于此可见一斑。
D.本文章选材精当,通过含蓄委婉的语言,塑造了一个美丽绝伦、不慕荣利、不屈服权势、对社会政治保持清醒认识的、情义深重的歌伎形象。

(1)断句。
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且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
(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氏!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

②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余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文帝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陈灭,与世基入隋。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晋二陆[注]。炀帝为晋王,与秦王俊交之。大业中,累至秘书郎。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秦王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
贞观八年,进封县公。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
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
(《新唐书·虞世南传》卷一百一十五列传第二十七)
[注]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的并称。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荔行高:推崇
B.而博不及也赡:丰富
C.故议者晋二陆方:正直
D.与秦王俊交之辟:征召

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虞世南忠直诚恳的一组是()
①世南躬贫约,一不改 ②世南抱持号诉请代
③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 ④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
⑤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 ⑥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世南生性沉静,清心寡欲,和哥哥虞世基一起在吴郡顾野王门下学习十多年,他终日专心学问,从不懈怠,有时甚至几十天也不梳洗。
B.虞世南和哥哥世基一起在隋朝任职。虞世南在文章清劲上不如世基,但他学问渊博,也不像哥哥那样善于用花言巧语来博得皇帝的喜爱。
C.面对陇右一带山崩,江淮一带闹水灾的情况,虞世南劝太宗借鉴汉文帝时陇右地震,采取郡国不来贡献,给民众以恩惠的办法来稳定局面。
D.在皇上作宫体诗叫虞世南依韵唱和这件事上,虞世南认为皇上作的诗诗体不雅正,担心自己唱和的诗一旦传于世,会引起不好的影响。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
(2)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余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文帝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陈灭,与世基入隋。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晋二陆[注]。炀帝为晋王,与秦王俊交之。大业中,累至秘书郎。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秦王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
贞观八年,进封县公。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
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
(《新唐书·虞世南传》卷一百一十五列传第二十七)
[注]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的并称。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荔行高:推崇
B.而博不及也赡:丰富
C.故议者晋二陆方:正直
D.与秦王俊交之辟:征召

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虞世南忠直诚恳的一组是()
①世南躬贫约,一不改 ②世南抱持号诉请代
③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 ④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
⑤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 ⑥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世南生性沉静,清心寡欲,和哥哥虞世基一起在吴郡顾野王门下学习十多年,他终日专心学问,从不懈怠,有时甚至几十天也不梳洗。
B.虞世南和哥哥世基一起在隋朝任职。虞世南在文章清劲上不如世基,但他学问渊博,也不像哥哥那样善于用花言巧语来博得皇帝的喜爱。
C.面对陇右一带山崩,江淮一带闹水灾的情况,虞世南劝太宗借鉴汉文帝时陇右地震,采取郡国不来贡献,给民众以恩惠的办法来稳定局面。
D.在皇上作宫体诗叫虞世南依韵唱和这件事上,虞世南认为皇上作的诗诗体不雅正,担心自己唱和的诗一旦传于世,会引起不好的影响。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
(2)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