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个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一个自称“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写了一副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一位中方官员义正词严对了一幅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此条约是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927年帝国主义之所以积极扶植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主要是基于
A.蒋介石野心日益膨胀 | B.陈独秀右倾妥协退让 |
C.蒋汪争权夺利的斗争 | D.北洋军阀的统治土崩瓦解 |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皇帝下诏曰:“在京士庶不得衣黑褐地白花衣服并蓝、黄、紫地撮晕花样,妇女不得将白色、褐色毛段并淡褐色匹帛制造衣服......又屋宇非邸店、楼阁临街市之处,勿得为四铺作闹斗八;玳瑁酒食器,非宫禁勿得用。”材料主要反映出
A.沉重的岁币负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出 |
B.封建夫权意识打压妇女个性生活的追求 |
C.宋代严格限制都城开封商业活动的规模 |
D.宋代过度消费之风僭越了封建等级制度 |
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过的事情的记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前者比较的变动少,后者则时时变动。”这是因为
A.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 | B.历史学家阐述历史,难免主观因素 |
C.人类知识不断增长与历史观的变化 | D.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 |
历届奥运会的主题口号往往能够折射出一个时代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和心声。1992年在巴塞罗那举办了第二十五届奥运会。请根据当时的国际政治形势,推断这届奥运会主题口号是
A.“欢迎回家” | B.“永远的朋友” |
C.“点燃心中之火” | D.“绿色奥运,人文奥运 |
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据此推断,蒋介石访苏的时间和目的最有可能是()
A.1918年,代表国民党参加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庆典 |
B.1919年,五四运动后赴苏俄学习救国思想 |
C.1923年,受孙中山委派寻求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帮助 |
D.1940年,寻求苏联对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援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