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
| A.首相有权解散帝国议会 |
| B.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
| C.首相只对帝国议会负责 |
| D.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 A.获得军费赔偿 | B.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
| C.在华开设工厂 | D.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A.片面最惠国待遇 | B.领事裁判权 |
| C.居住及租地权 | D.“门户开放”政策 |
下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 A.中书省 | B.军机处 | C.内阁 | D.礼部 |
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
| A.汉朝 | B.唐朝 | C.明朝 | D.清朝 |
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
|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