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面哪一叙述不符合这一观点,因而是错误的( )
A.各种细胞结构的功能只有在细胞这个统一整体中才能完成 |
B.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以每个细胞的生命活动为基础的 |
C.病毒无细胞结构,病毒的生命活动只能在寄主细胞内完成 |
D.病毒无细胞结构,脱离细胞的病毒也能进行生命活动 |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
B.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
C.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
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
在一个种群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A.24%,72% | B.36%,64% | C.57%,43% | D.60%,40% |
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当自然选择分别对隐性基因或显性基因不利时,对应的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就会上升,但其上升的幅度不同,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为自然选择对显性基因不利时的曲线
B.自然选择作用于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
C.该种群将因基因频率的改变而进化为新的物种
D.生物体内有害的显性基因一般都少于隐性基因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
B.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
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 |
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
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原理的是()
A.食蚁兽具有长舌,是因为它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而反复不断伸长的缘故 |
B.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因为杀虫剂使害虫产生抗药能力,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 |
C.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相互选择,结果狼和鹿的奔跑速度都变快 |
D.现在人们都生活在不同的人工环境中,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再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