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酸简称DNA |
B.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有核酸存在 |
C.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
D.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
含有215个N原子的200个氨基酸,形成的5个四肽、3个六肽和1个2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这些多肽和蛋白质分子中,肽键与氨基数目的最大值分别是( )
A.198和215 | B.191和215 | C.189和11 | D.190和25 |
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 ( )
待测物质 |
检测试剂 |
预期显色结果 |
|
① |
DNA |
甲基绿 |
红色 |
② |
脂肪 |
苏丹Ⅲ |
橘黄色 |
③ |
淀粉 |
斐林试剂 |
蓝色 |
④ |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
紫色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
B.若②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
C.若③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③是DNA |
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
英国医生塞达尼·任格在对离体蛙心进行的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其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实验说明钙盐和钾盐 ( )
A.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着重要作用 |
B.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
C.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
D.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
某同学为了观察渗透现象,设计了如下实验:用猪的膀胱膜将一漏斗口封住,再在漏斗里装上清水,然后把漏斗浸入盛有10%的NaCl溶液的烧杯中,并使漏斗管内的液面与烧杯中的液面一样高,但他始终没有观察到渗透现象。那么,他应该怎样改进实验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 )
A.把10%的NaCl溶液换成30%的NaCl溶液 |
B.把10%的NaCl溶液改装在漏斗里,清水装在烧杯中 |
C.把猪的膀胱膜换为其他半透膜 |
D.把10%的NaCl溶液换成10%的蔗糖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