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了一圈,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程是      。若质点运动了周,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程是     ,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        最大路程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位移与路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平木板、细绳套、橡皮条、测力计等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为了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且尽量减小误差,则(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用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沿弹簧的轴线,且与平木板平行
B.两细绳套必须等长
C.在同一次实验中,两次拉细绳套时无需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
D.用测力计拉两细绳套时,两拉力夹角越大越好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错误:
(2)若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做O,第一、第二点间的距离约为2mm,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且 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12.29cm、15.55cm、19.20cm、23.23cm。根据以上数据知,从O点到C点,重物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____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__J。(已知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m/s2,取三位有效数字)
(3)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动能的增加量(填“大于”、“等于”、“小于”)的原因是

为验证动能定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一长直木板一端垫起,另一端侧面装一速度传感器,让小滑块由静止从木板h高处(从传感器所在平面算起)自由滑下至速度传感器时,读出滑块经此处时的速度v,如图所示。多次改变滑块的下滑高度h(斜面的倾角不变),对应的速度值记录在表中:

下滑高度h/m
0.10
0.20
0.30
0.40
0.50
速度v/m·s-1
0.633
0.895
1.100
1.265
1.414

(1)要最简单直观地说明此过程动能定理是否成立,该同学建立了以h为纵轴的坐标系,你认为坐标系的横轴应该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若要求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还需测出________________(写出物理量及符号);则计算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制作一种传感器,需要用到某元件(电阻约为20)。现需要描绘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

器材(代号)
规格
电流表(A1
量程0~5mA,内阻约为50
电流表(A2
量程0~200mA,内阻约为10
电压表(V1
量程0~3V,内阻约为10k
电压表(V2
量程0~15V,内阻约为25k
滑动变阻器(R1
阻值范围0~10,允许最大电流1A
滑动变阻器(R2
阻值范围0~1k,允许最大电流100mA
直流电源(E)
输出电压4V,内阻不计
开关(S)及导线若干

①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电流表应选用;电压表应选用;滑动变阻器应选用。(以上均填器材代号)
②为达到上述目的,请在虚线框内画出正确的实验电路原理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③现已描绘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 若将该元件直接连接在一个电动势为3V,内阻为5的电源上,则该元件消耗的功率为W。(保留3位有效数字)

(6分)某同学取来一个“黑箱”,准备探测内部结构:如图,该“黑箱”表面有A、B、C三个接线柱,盒内总共有两个电学元件,每两个接线柱之间只可能连接一个元件,且已知电学元件的种类只可能是电阻、二极管或电池。为了探明盒内元件的种类及连接方式,某位同学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如下探测:

第一步:用电压挡,对任意两个接线柱正、反向测量,指针均不发生偏转;
第二步: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对任意两个接线柱正、反向测量,将每次红、黑表笔的位置和测得的阻值都填入了下表:

红表笔接
A
A
B
B
C
C
黑表笔接
B
C
A
C
A
B
测得的阻值(Ώ)
100
10k
100
10.1k
90
190

①若在某次测量时,档位及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多用电表的读数为________Ώ

②第一步测量结果表明盒内___________。
③请在下图的接线柱间,用电路符号画出黑箱内的元件及连接情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