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掌握第一手丰富的感性材料;再通过分析与综合,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进而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运用所学知识,由上述论断可知,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前提是

A.进行创造性思维 B.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C.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 D.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北京味道》是北京电视台的大型人文美食纪录片,它记录了这座城市有关唇齿之间、味蕾之中的情缘与记忆。北京味道兼有宫廷御膳的皇家贵气和历久弥新的胡同味儿,既有融贯古今中西的饕餮大餐,也有一道道妈妈的拿手菜。这主要体现了北京饮食文化( )

A.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具有包容性 C.具有相对稳定性 D.具有独特性

2013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中,15位顶尖高手在激烈的比拼中不仅展示了中华汉字的无穷魅力,而且书写了传统文化的文明传递,让人受益良多。书写汉字可以()
①领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感受中华文化地域特色和融合趋势④铸造起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全国政协委员梁晓声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转向非虚构写作,从社会小切口观察、思考转型社会的生态。他说:“作家应该手握两支笔,一方面写文学作品,一方面对社会发言”。这说明()
①文学创作要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③文学创作要增强社会责任感④非虚构作品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和创新文化的过程中()
①学习外来文化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根基 
②借鉴、融合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不断消除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差异和文化竞争
④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首获普利兹克建筑的中国建筑师王澎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很深厚,作为一个当地的建筑师,看到到处都在拆老建筑,我必须作出反应,以艺术的方式让它们重生。”他的这一观点启示我们()
①文化继承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②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④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