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列汉诺夫说《四月提纲》是“梦话”,又说“俄国历史上还没有磨出能够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他的意思是……()
A.社会主义理论不符合俄国国情 |
B.俄国当时尚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
C.反对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
D.俄国应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
20世纪后期,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概念转化为行动的国际文件是()
A.《联合国宪章》 | B.《阿拉木图宣言》 |
C.《里约热内卢宣言》 |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陈东升在《大国崛起的中国模式》中说:197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下列属于他所说的“天时”的是()
①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②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③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扩展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④ | D.①③ |
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 - 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在一个客厅,而贝多芬(1770-1827)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的确立 |
B.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 |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
D.民主平等思想在欧洲的广泛传播 |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远古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虽不能科学的反映现实生活,但却是认识古代文明的重要线索。下列神话用来描述民族起源的是()
①共工触不周山而死,人们奉他为水师
②姜嫄无子,踏过大脚印,居然生子,是为后稷,牛羊鸟兽护育之
③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④女娲炼制五色彩石补天,并以神龟四足将天撑起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③ |
“会议的后半段是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委员会进行实质性讨论。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其中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这是会议取得的一项最重大的成就。”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 B.万隆会议 |
C.第一次不结盟会议 | D.布雷顿森林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