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图是一幅漫画,原来的标题是英文:We tried everything but explosive。图片中大个子的袖子上标有USA,老头子的衣领上标有BRITAIN,小个子衣服上标有FRANCH,还有一位女士系的围巾上标有UNITED NATIONS,左下角的罐子上标有OIL,图中大个子对女士说:
“YOU TRY IT SISTER!”。
⑴请你依据漫画思考作者想反映的主题是什么?作者的立场如何?并分别加以说明
⑵图片中四个人物分别代表的是谁?作者如此艺术加工有何寓意?
⑶请你对这幅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做一简单概述。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
——义和团档案史料
材料二“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请回答:
(1)据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
(2)据材料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功绩?
阅读下列材料: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封功臣谋士……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请回答:
(1)上述分封的诸侯共有哪几类?
(2)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3)西周分封制对后世有何消极影响?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请回答:
(1)三位伟人是谁?三位伟人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有哪些?三位伟人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三位伟人:、、
三人理论成果:、、
三人思想的精髓:
(2)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一次:
二次:
三次:
(3)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析举例说明。
①
②
③
(4)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方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陈独秀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派别 |
主张 |
社会实践 |
特点 |
洋务派 |
|||
维新派 |
|||
新文化运动 |
共同之处:
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用民善也。”
——《论语•为政》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礼》
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孔子主张:
董仲舒主张: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
朱熹:
李贽:
说明:
(3)结合以上材料,说明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