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人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DNA的合成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S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将这两种细胞在试管中混合,加聚乙二醇促融,获得杂种细胞。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试管中除融合的杂种细胞外,还有_________种融合细胞。
(2)设计一方法(不考虑机械方法),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杂种细胞,并说明原理。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分离出的杂种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继续培养,获得A、B、C三细胞株。各细胞株内含有的人染色体如下表(“+”代表有,“-”代表无),测定各细胞株中人体所具有的五种酶的活性。
细胞株 |
人染色体编号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A株 |
+ |
+ |
+ |
+ |
- |
- |
- |
- |
B株 |
+ |
+ |
- |
- |
+ |
+ |
- |
- |
C株 |
+ |
- |
+ |
- |
+ |
- |
+ |
- |
结果是:①B株有a酶活性;②A、B、C株均有b酶活性:③A、B株有c酶活性;④C株有d酶活性;⑤A、B、C株均无e酶活性。若人基因的作用不受鼠基因影响,则支配a、b、c、d和e酶合成的基因依次位于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号染色体上。
下图为某家族系谱图,图中斜线阴影表示的是甲种遗传病(A、a)患者,黑色表示为红绿色盲(B、b)患者。请据图回答:
(1)甲种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_性遗传。
(2)图中Ⅲ2表现型正常,且与Ⅲ3为异卵双胞胎,则Ⅲ3不患甲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
(3)图中Ⅰ4的基因型是________,Ⅰ3的基因型是________。(只写与色盲有关的基因型)
(4)若图中Ⅱ4为纯合子,则Ⅳ1两病兼患的概率是________。
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过程①②③(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在同一个场所中。
⑵参与③过程的RNA有
A、tRNA B、rRNA
C、mRNA D、以上三项都有
(3)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共有500个碱基对,则该DNA分子连续三次复制后产生的子代DNA分子中相应区段增加了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⑷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③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甘氨酸(密码
子有GGU、GGC、GGA、GGG)变成缬氨酸(密码子有GUU、GUC、GUA、GU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___________(在“都相同”、“都
不同”、“不完全相同”中选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图5细胞处于图2中的_______段。D2E2段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________段变化相同。
(3)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正在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________。
(4)图3细胞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①和⑤在前一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1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细胞的DNA数,则图3~图5中哪个细胞的DNA含量与图1中D1E1段的相等?________。
鼠尾藻是一种着生在礁石上的大型海洋褐藻,可作为海参的优质饲料。鼠尾藻枝条中上部的叶片较窄,称之狭叶;而枝条下部的叶片较宽,称之阔叶。新生出的阔叶颜色呈浅黄色,而进入繁殖期时阔叶呈深褐色。研究人员在温度18℃(鼠尾藻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等适宜条件下测定叶片的各项数据如下表。
叶片 |
光补偿点 (μmol·m-2·s-1) |
光饱和点 (μmol·m-2·s-1) |
叶绿素a (mg·g-1) |
最大净光合作用 (nmolO2·g-1·min-1) |
新生阔叶 |
16.6 |
164.1 |
0.37 |
1017.3 |
繁殖期阔叶 |
15.1 |
266.0 |
0.73 |
1913.5 |
狭叶 |
25.6 |
344.0 |
0.54 |
1058.2 |
(1)同一鼠尾藻上的叶片有狭叶、阔叶之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表信息,鼠尾藻新生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低,其内在原因之一是。
(3)能够耐受较大的光照强度变化的是_________叶,这与其潮涨被淹、潮落被晒相适应。
(4)在一定光照强度等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对新生阔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右图。
①该实验测定净光合速率时所设定的光照强度(大于/等于/小于)18℃时的光饱和点。
②温度为18℃时,鼠尾藻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约为nmolO2·g-1·min-1。
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东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下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酶活力时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或产物的来表示。
(2)从对温度变化适应性和应用范围的角度分析,甲图所示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曲线表明浓度为________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酶活力较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固定化酶的活力随使用次数的增多而下降,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酯酶一般可重复使用________次,酶活力明显下降。
(5)固定小麦酯酶不仅采用海藻酸钠直接包埋,同时用戊二醛作交联剂,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