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0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24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
光照强度(klx) |
0(黑暗) |
a |
b |
c |
d |
e |
白瓶溶氧量mg/L |
3 |
10 |
16 |
24 |
30 |
30 |
黑瓶溶氧量mg/L |
3 |
3 |
3 |
3 |
3 |
3 |
(1)黑瓶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为3mg/L的原因是 ;
该瓶中所有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为 mg/L·24h。
(2)当水层光照强度为c时,白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量为 mg/L·24h。光照强度至少为 (填字母)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维持生物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当光照强度为 (填字母)时,再增加光照强度,瓶中溶解氧的含量也不会增加。
(3)若将a光照下的白瓶移至于d光照下,则瓶中植物细胞内的C3和C5的含量变化分别为 、 。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请绘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注意标明a、d点的位置)。
某时期,在一条大河的南岸的大块农田中发生某种甲虫的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农田里喷洒某种杀虫剂R,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这种甲虫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掘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 。
(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这种抗药性的变异是可以 的,通过一代代的积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了,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 作用,这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 实现的,农药对害虫所起作用的实质就是定向地改变害虫种群中的 向更易产生抗药性的方向演化。
(3)如果A到D都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
(4)若在这条大河的北岸也发现了与南岸的甲虫外形很相似的甲虫种群,将两岸甲虫放在一起饲养,发现这两个种群的甲虫可以交配并产生小甲虫,但小甲虫不育,这说明两个种群之间存在 隔离。
(5)大河南岸的马铃薯地和玉米地里分别都有这种甲虫种群,经检测发现它们的基因型共有5种,这反应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科学家发现一种雌雄同株异花的二倍体植物柴油树(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2条),其种子榨出的油稍加提炼就可成为柴油。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绘制柴油树的基因组图至少需测定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基因。
(2)为培育高产量和抗病的品种,科学家在“神州六号”飞船上作了搭载幼苗实验,这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是。用幼苗作为实验材料的理由是 。
(3)研究发现,柴油树产油的代谢途径如下图,图中所示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据此回答:
①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是。
②该途径说明了基因可通过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在酶的合成过程中,
能识别密码子,并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如果基因A结构中一对碱基发生了改变,而酶Ⅰ的功能未发生改变,其可能的原因是。
③若两株不能产油的纯合柴油树杂交,得到的F1均能产油,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F2中产油的个体自交后代中符合生产要求的纯合子比例是。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 又有紧密的联系. 结合下面关于溶酶体(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 它起源于细胞器a; e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 而e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 由图示可判断:
a是________, c是________
(2)细胞器a、b、c、d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细胞器膜、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结构, 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请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属于_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 ]______________
(2)图A中①结构的基本骨架是,它的功能特点是:具有性。
(3)图A中⑥所指的是,它是细胞合成________的场所。
(4)某种毒素妨碍细胞的有氧呼吸而影响生命活动,这种毒素可能作用于图B中的[ ]。
(5)图B中有三种细胞器未标上编号,请你分别用⑥、⑦、⑧标出他们,并写上它的名称:⑥、⑦、⑧
下图为一种分子的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⑨表示。图中有个氨基,个羧基。
(2)如果图中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80,则该化合物的分子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