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清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全面高涨的局面。下列对该时期农业发展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生产技术基本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推广提高了粮食产量
C.广泛植棉使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耕地面积的增加解决了人口急增的压力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评价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时说:“在此社会中,非无贫富、贵贱之差,但升沉不定,流转相通,对立之势不成。”下列对此说法解读正确的是()

A.分封制有利于地方自治 B.等级制破坏了国家统一
C.科举制缓和了阶级对立 D.皇权专制有利于社会稳定

有学者说,西周国家是一个“权力代理的亲族邑制国家”。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西周()

A.建立了完善的社会等级制度 B.确立了上下尊卑的礼乐制度
C.以同宗同族作为分封的主体 D.实行“天下共主”的集权制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大外交》阐述:“冷战结束,制造出观察家称之为‘单极的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面问题,美国比十年前更占优势,可是够讽刺的是,权力也更加分散。因此,美国能够运用来改造世界其他地区的力量,实际上也减弱了。”对材料原因分析有误的是()

A.世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B.国际政治民主化趋势加强
C.应对挑战多边合作的需求 D.美国的综合实力相对削弱

1990年5月5日开始,民主德国、联邦德国以及苏美英法四国的代表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条约规定:四个占领国放弃占领德国的权利和责任,解散与此规定相关的一切机构。这一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启动东欧剧变的进程 B.是美苏对抗缓和的表现
C.改变了欧洲政治版图 D.为德实现统一奠定基础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认为“虽然直到1917年俄国革命,社会主义者没有赢得任何政府的控制权,但是他们的批评,连同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一起,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1832年伊始,一系列法案扩大了男性公民选举权,财产资格的限制大大降低,这为最终实现男性公民的普选权铺平了道路。”材料反映了十月革命前的社会主义者()

A.为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而奋斗
B.与其他政党斗争目标趋于一致
C.推动了政治经济制度的改善
D.保障了工人阶级政治民主权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