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全面高涨的局面。下列对该时期农业发展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生产技术基本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
B.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推广提高了粮食产量 |
C.广泛植棉使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
D.耕地面积的增加解决了人口急增的压力 |
下表为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据此分析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
国名 |
人口 |
棉纺织品消费量 |
比例 |
中国 |
3.6亿 |
人均0.75便士 |
1 |
洪都拉斯 |
14600人 |
人均934.5便士 |
1246 |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B.在中国投资设厂
C.进一步控制清政府 D.从中国获取廉价原料
《中英南京条约》附件规定:“向来各外国商人止准在广州一港口贸易,上年在江南曾经议明,如蒙大皇帝恩准西洋各外国商人一体赴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港口贸易,英国毫无靳惜,但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英国据此取得了新权益是:
A.四口开埠通商 | B.广州贸易权 |
C.片面最惠国待遇 | D.领事裁判权 |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
C.中国的闭关锁国 |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
某学习小组正在讨论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结题报告,他们提到“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关键词。据此判断,他们的研究课题应该是
A.亚非拉国家的联盟 | B.第三世界的崛起 |
C.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 D.两极格局的瓦解 |
“马歇尔计划要求欧洲打破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1948年,英、法等16个国家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负责分配和使用美国提供的援助。在这种合作的气氛下,1950年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支付同盟。”这说明马歇尔计划
A.促进了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
B.加快了欧洲的复兴 |
C.是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 |
D.对战后西欧的一体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