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6世纪,资本主义在欧洲逐渐兴起,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是( )
①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
②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③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③④ |
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知名专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
| A.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 B.地区分布不平衡 |
| C.工业结构搭配不合理 | D.军阀间割据混战 |
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的主要目的在于( )
| A.促进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
| B.促进农业发展以摆脱经济危机 |
|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
|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景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
|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
| C.一群爱国学生在街头巷角派送传单宣传抗日救国思想 |
| 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
下表说明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主要特点是()
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单位:家)
| 江苏(含上海) |
直隶(含天津) |
浙江 |
广东 |
福建 |
奉天 |
湖北 |
陕西 |
黑龙江 |
广西 |
甘肃 |
其他各省 |
| 105 |
45 |
42 |
33 |
31 |
20 |
19 |
19 |
3 |
3 |
1 |
1 |
A.资金少B.规模小
C.技术力量薄弱D.地区发展不均衡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对此言论最恰当的提炼是( )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中体西用 |
| C.维新变法 | D.全盘西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