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位同学做“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
(1)下列的实验步骤是这位同学准备完成的,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排列出来是: .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结起来. |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 |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2)下表是这位同学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
弹力(F/N) |
0.5 |
1.0 |
1.5 |
2.0 |
2.5 |
弹簧原来长度(L0/cm) |
15 |
15 |
15 |
15 |
15 |
弹簧后来长度(L/cm) |
16.2 |
17.3 |
18.5 |
19.6 |
20.8 |
弹簧伸长量(x/cm) |
|
|
|
|
|
①算出每一次弹簧伸长量,并将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格内
②在下图的坐标上作出F-x图线.
③写出曲线的函数表达式(x用cm作单位):
火车在运行中保持额定功率2500kW,火车的总质量是1000t,所受阻力恒定为1.56×10。N.求:
(1)火车的速度是12m/s时,加速度是多大?
(2)火车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如图所示为一倾角θ=30°的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在A、B间始终保持v=1m/s的恒定速率向上运行,一质量为m=2kg的物体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传送带就将物体送上去。设物体与传送带的滑动摩擦力
,AB间的距离
,
,求物体从A处传送到B处所需的时间t。
某同学根据以上条件,提出一种计算时间t的方法:由可解得t。请判断上面的解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果正确,请代入数据计算出结果;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解法和结果。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以60°的入射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反射后在正上方与平面镜平行的光屏上留下一光点P。现将一块上下两面平行的
透明体平放在平面镜上, 如图中虚线所示,则进入透明体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再从透明体的上表面射出,打在光屏上的光点P′与原来相比向左平移了3.46cm,已知透明体
对光的折射率为
。
(1)作出后来的光路示意图,标出P′位置;
(2)透明体的厚度为多大?
(3)光在透明体里运动的时间多长?(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波速为0.6m/s,P点的横坐标x=0.96m,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此时波刚好传到C点。
(1)此时刻质点A的运动方向和质点B的加速度方向是怎样的?
(2)经过多少时间P点第二次达到波峰?
(3)画出P质点开始振动后的振动图象。
跳伞运动员476米高空自由下落,下落一段时间后才打开伞,开伞后以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竖直下落,到达地面的速度为4m/s(g取10m/s2),求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时间和自由下落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