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图所示,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ga=OP/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据此回答:

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A.12:00 B.12:40 C.11:20 D.11:00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据此回答问题。
不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所存在问题的是

A.环境污染严重 B.产业结构单一
C.失业人率高 D.城市化进程合理化

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积极寻找替代性环保能源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图)。据此,回答问题: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是

A.气候、地形
B.气候、水文
C.土壤、植被
D.植被、自然带

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域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根据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程度和发展潜力,“十一五”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据此完成问题。
划分这四类区域的依据是

A.单一指标 B.自然指标 C.综合指标 D.人文指标

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阶段性

读图,完成问题。

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B.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C.丙处气压比丁处高 D.甲处气温比乙处低

浙江省新安江水库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一个狭窄河流上出现了一个面积394km2的“湖泊”。据该图完成问题。
若该水库旁建某度假村,图中能正确反映水库与度假村之间近地面风向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造成该地近地面风向日夜变化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下垫面状况 D.人为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