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某地区地面沉降平均速率”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地面沉降的分布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沉降平均速度最快的地区出现在__________附近。
2.导致图示地区地面沉降最直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地面沉降,可能给A地区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解决地面沉降问题可采用的措施有哪些?
3.图示地区所在的经济带(圈)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在发展工业的自然条件上存在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4.为了充分发挥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图中A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部门有哪些?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中国、印度、日本、英国四国的土地资源构成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相应国家。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图中耕地比重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该国人均耕地变化趋势为________。
(3)A国草地面积广大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此该国的主要农业类型为________。
(4)C国大面积的森林主要属于________和________,与D国森林树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5)中国土地资源构成中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土地资源),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土地资源有________的特点,因此我们把________作为基本国策。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_________自治区,东到B表示的_________。C处的_________盆地、D处的_________盆地、E处的_________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2)“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经过的F处(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_________,G处是当前我国重点开发的以_________(省级行政区)为中心的能源基地。
(3)天然气按其来源和形成,属于来自的能量。
(4)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的开发有哪些意义?
(5)“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的发展有哪些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石油中长期供需平衡表(Mt:百万吨)

年份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2050年
国内需求量
200
300
400
500
国内供给量
160
170
180
100
供需缺口
40
130
220
400

资料来源:《中国中长期能源战略》,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
材料二: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的石油年进口量超过50Mt以后,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就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超过100Mt,国家就应该采取包括外交、军事、经济在内的有力措施,来保证石油安全。
材料三:2002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分布图

(1)未来15年内,我国石油需求量的增加速度____________(超过或低于)石油生产的增长速度。到___________年后,所需石油的50%以上依赖进口。
(2)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写出我国最重要的输油路线。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是否存在石油安全问题,并说明原因。
(4)从能源开发利用角度,简述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具体措施。

读秸秆生产沼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箭头,表示沼气生产过程的物质循环。
(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按形成和来源,沼气应是___________(一次或二次)能源,是间接形成的____________能。
(3)如果将图中右边环节去掉,对农业生态系统将产生什么影响?

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徐霞客在考察了广西、贵州、云南后,对这一带发育的峰林地貌作了总结:“峭峰离立,分行竟颖”,“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他还指出这“磅礴数千里”的岩溶地貌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各省有各省的特点:广西之山的特点是“有纯石者,有间石者,各自分行独挺,不相混杂”;云南之山则“皆士峰缭绕,兼有缀石,亦十不一、二,故环洼为多”;贵州之山“则介于二者之间,独以逼耸见奇”。又说:“云南之山,惟多土,故多壅流成海,而流多浑浊”;广西“惟石,故多穿穴之流,而水悉澄清”;至贵州“则介于二者之间
徐霞客为_朝代人,著名的地理学家。比《徐霞客游记》更早记载溶洞的著作包括成熟于战国年间的《 _______》和北魏骊道元的《 ______》等。
岩溶地貌形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
西南地区岩溶地貌发育的主要自然条件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