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观应曾批评洋务运动:“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这实际是指
A.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
B.洋务派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
C.中国和西方差距太大 |
D.西方国家阻挠中国工业化 |
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洛赫在此强调的是
A.贯通古今 | B.以古讽今 | C.厚今薄古 | D.颂古非今 |
西方国家流行这样的谚语“一等企业卖理念,二等企业卖技术,三等企业卖服务,四等企业卖产品”。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面对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应该
A.不用理会,继续保持我们的优势,强化制造业 |
B.关注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 |
C.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不要用西方的产品与理念 |
D.保持心灵的自由与和谐,西方的理念不适合中国国情 |
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共同反映了
A.各国间的经济竞争基本消失 |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
C.美国被排斥在区域集团化之外 | D.全球贫富差距明显缩小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此时,为领导世界美国采取的经济措施包括
①建立北约组织②推行马歇尔计划
③推动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④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②④ |
前苏联《真理报》总编辑阿法纳西耶夫在谈到苏联改革时说:“谁也没有纲领”。先提的是“加速”,后提的是“改革”,然而改革什么,往哪儿改革,没有人知道。他认为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是
A.缺乏明确的目标 | B.没有得到人民的支持 |
C.任务繁重而艰难 | D.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