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亚洲觉醒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    )

A.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产生
B.民族资本主义广泛兴起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或正在形成
D.工业革命已经完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主要反映了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脆弱性 D.连续性

下列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B.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土地私有,自负盈亏 D.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

《新唐书·百官志》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这主要是说明

A.唐朝的“市”有地域限制 B.唐朝的“市”无时间限制
C.唐朝城市商业发展迅速 D.唐朝的“市”有时间限制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的经济形态的特点不包括

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B.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C.规模小.水平低.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具有脆弱性
D.作为独立的经济单位,经常与外界发生商品交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目)。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原因是

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B.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
C.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