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张伯伦曾几度向威廉二世做出结盟的姿态。1898年,张伯伦曾向德国表示:“我们应该向俄国说,你想要的东西都得到了,我们准备承认这一点,但是你不要走得太远了。中国的其他地方应当由我们联合保护。”威廉二世斩钉截铁地回答说:“张伯伦不应当忘记,在东普鲁士,我有一个德国师团在抵御着三个俄国军团和九个师团,那儿可没有中国的万里长城,也不是英国的装甲舰能到的地方。”张伯伦的建议没有被德国所响应。
材料二 1901年威廉二世对甘本(法国驻英大使)说:“你应该知道我对你的国家的感情。我认为对欧洲的和平来说,法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我希望法国强大,如果你们有什么困难,就请告诉我,我会给你们帮助的。”甘本说:“对陛下的关心我极为感动,我会向巴黎报告的。但是法国希望生活在和平环境里。我希望而且我也相信法国永远不会需要陛下的帮助
材料三 1896年,威廉二世在给大臣的一份电报中说:“我们现在背上了大量的殖民地,……因为这些殖民地使我们与英国继续不断地发生或大或小的纠纷。……我们的贸易正在和英国作生死的斗争,我们的报纸在天天宣传这种斗争。”
——以上材料选自《世界近代史资料选》
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为什么要主动与德国结盟?威廉二世拒绝与英国联合的理由是什么?据材料三指出根本原因何在。
(2)材料二中,甘本拒绝威廉二世“帮助”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真正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威廉二世对英法的态度有何不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本主义完美吗?无疑资本主义在创造财富方面是无与伦比的,它充分发挥了人类的想象力,竞争机制导致科技的迅速进步,人类历史上的科技革命都是由资本主义体制导致的,而科技革命引发的产业革命导致人类财富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它彻底改变了世界。其次,资本主义主张天赋人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在历史上是一种进步和文明的象征。但是资本主义在另一方面有两大致命的弱点,一是社会不平等,它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贫穷。......。第二个致命弱点是供需不平衡,表现为经常性的经济危机。根据亚当·斯密的设计,这个问题在理论上也是不应该发生的,因为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可以自我调节的体系,该体系不需要外在的政府干预,然而在实际过程中,资本主义这架机器经常发生故障。
材料二那么社会主义完美吗?首先,社会主义是理论上对资本主义弱点批判的产物,作为社会形态,它应该建立在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它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下一站。其次,社会主义基础是社会公有制,资本主义以财产私有制为基础和逻辑起点,这是导致不平等的根源,与此相对,社会主义通过对剥夺者剥夺的方式,将社会基础从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从而奠定了社会平等的基础。其三,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而不是自由市场经济,按需生产,按劳分配,这样就可以保证经济平衡发展,不会有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发生。但是理论上的完美并不等于实际过程中没有问题,根据马克思设计,社会主义应该出现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国家,但是目前世界上社会主义的出现并不是如此,这就导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先天性不足。另外,社会主义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社会平等,人民当家作主,没有资本家,地主,大家都是劳动者,但这并不能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相反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大家吃大锅饭。最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消除了资本主义供大于求的经济危机,但导致了另一种经济危机的出现,即有效供应极度不足。
材料三什么是完美社会治理模式?完美的社会治理模式应该是既能确保经济的发展,同时又能保持社会的平等,在效率与平等之间形成一种近乎完美的平衡。但是现实世界中资本主义具有效率优势,但缺憾是不平等,而社会主义能够确保平等,但无效率。效率还是平等?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要效率,就要牺牲平等,要平等,就要牺牲效率,不可以两全。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显然都不是,因为它们都有自己固有的毛病,资本主义的固有缺陷是不平等地分享上帝的恩施,社会主义的固有美德是共享苦难。所以理想社会模式只能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混合,而不是谁代替谁的问题,事实上,在当今世界没有纯粹的资本主义,也不存在纯粹的社会主义,只有两者的混合。
(1)依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的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与中国1978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材料三作者构筑了一个什么样的完美社会治理模式,你如何评价这个模式。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世界局势有着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1950年6月)
材料二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 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1971年5月)
材料三近年来中关关系大事摘录
2001牟4月1日,美国海军侦察机在中国海南沿海空域撞毁我军用飞机,导致飞行员王伟失踪。我国政府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
200l年12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2010年1月29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计划向台湾出售总值达64亿美元的武器,中国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
2010年4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会见,两国元首就中关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共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美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而采取的行动,并简述其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近年来中美关系表现出怎样的态势?反映了当今国际形势具有什么特点?
议会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标志。但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摘自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等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材料三: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1)分析指出,材料一对英国的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材料二中丘吉尔指出了美英政府首脑与议会(国会)的不同关系,请说明你对此的理解。(6分)
(3)材料三中马克思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的国家?(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梭伦主宰政事之后通过禁止借贷以人身为担保使平民获得了自由,既在当时也延续至将来,他还制 定了法律,取消了一应私人与公众的债务,这一举措被称为“卸担”,意即卸去人们身上沉重负担。
材料三除十将军可无限期连选连任,五百人议事会议员可连任二年外,所有公职任期都在一年以内,不得连任。有的公职甚至一人一生中只能担任一次。通过这些措施 ,每个公民都能够经常参加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都有平等的机会担任公职。政治生活成了公民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材料一中图一、二体现了哪两种政治制度?(2分) 分别反映了什么文明形态?(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二,梭伦为什么要“卸担”?(2分)又是如何“卸担” 的?(1分) 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3分)
(3)据材料三,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局限(4分)。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影响。(2分)
某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围绕“体制创新和调整”,搜集到了下面一些材料。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王斯德《苏联兴亡史》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列宁所说的“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指什么?“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做法有何积极影响?(8分)
材料二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罗斯福(1936年)
(2)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这场“战争”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材料三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3)根据材料三,说明随着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中国在1978年后采取了哪些重大的经济改革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