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其中属于民主革命时期遗留任务的是   (    )
①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   
②土地改革运动
③抗美援朝运动   
④镇压反革命运动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公元1175年,朱熹、陆九渊、陆九龄讲学论辩于鹅湖书院,史称“鹅湖之会”,也称“千古一辩”。在千古一辩归途中,朱熹写了一首五言绝句《过分水岭有感》:“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朱熹以水流分合的情景,表达“求同存异”的哲理。这里的“同”是
| A.万物的本原  | B.探究天理的途径 | 
| C.儒家的纲常伦纪  | D.发明本心 | 
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 A.启蒙思想;格物致知 |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 
| C.人文主义;程朱理学 | D.信仰得救;致良知 | 
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
| A.汉朝 | B.魏晋南北朝 | C.隋唐 | D.宋朝 | 
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以上是某一文学作品中的片断,“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这与中国古代那一学派有关
| A.道家学派 | B.法家学派 | C.儒家学派 | D.墨家学派 | 
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 
|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 
|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 
|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