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 A.混浊病入膏肓朝辉夕阴既来之则安之 |
| B.通缉心领神会 概莫能外只可义会不可言传 |
| C.枕藉 人才荟萃独具慧眼真金不怕火练 |
| D.拣选鱼龙混杂缉拿归案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 A.豇(jiāng)豆 漂(piǎo)白一沓(dá)子得鱼忘筌(quán) |
| B.赈(zhèn)灾潜(qián)艇摆擂(1éi)台勇冠(guān)三军 |
| C.熔(yóng)岩殷(yān)红露(lòu)馅儿正中(zhōng)下怀 |
| D.剽(piāo)窃压轴(zhóu)香饽(bō)饽炮(bāo)制中药 |
阅读下面一首诗,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日夕富阳浦口和朗公
客心愁日暮,徙倚空望归。
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晖。
独鹤凌空逝,双凫出浪飞。
故乡千余里,兹夕寒无衣。
| A.首句“客心愁日暮”,起调平稳,而包笼颇大。诗人作客他乡,愁思满腹,虽归心似箭,然归期难卜,唯有在江边目断归舟,留连徘徊而已。 |
| B.颔联两句景色冷暖色调不同,上句朦胧,下句绚丽。 |
| C.颈联两句相对,上句写独鹤凌空,形单影只,则使人生一身飘泊之悲;下句写双凫出浪,相亲相近,则使人生夫妇相聚、举家团圆的向往。 |
| D.这首诗,写景流丽,言情婉转,语言追求华美,于精细雕琢中展现作者的乡愁。 |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撑那托起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摇曳着曙光那温暖漂亮的笔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笔杆”比成“曙光”,是因为曙光光芒万丈,给人温暖的感觉。 |
| B.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摇篮”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北平有边际,有依靠,使人感到安适的特点。 |
| C.对鹿来说,它是死亡的警告;对松林来说,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言;对郊狼来说,是即将分得一份残羹剩饭的允诺;对牧牛人来说,是银行账户透支的威胁;对猎人来说,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 ——运用排比手法,列举狼嗥对于多种事物的不同意义,表现作者对生态环境的理性思考,表达对人类无视生态规律的愤慨之情。 |
| D.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的、肉眼看不见的、医生管他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 |
——运用拟人手法,体现欧·亨利作品语言的幽默、风趣和俏皮,渲染出悲剧性的喜剧色彩。
与“而又何羡乎”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相与枕藉乎舟中 |
| 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
| C.是岁,元和四年也 |
| D.而今安在哉 |
请选出“之”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义的一句()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 B.纵一苇之所如 |
| C.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 D.故为之文以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