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波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介质中的质点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
B.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
C.波不但传递能量,还能传递信息 |
D.一切波的传播均需要介质 |
关于互成角度的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运动的轨迹一定是抛物线 | B.合运动的性质一定是匀变速运动 |
C.合运动的轨迹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 | D.合运动的性质无法确定 |
如图所示,图线a是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产生的正弦交流电的图像,当调整线圈转速后,所产生的正弦交流电的图像如图线b所示。以下关于这两个正弦交流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圈先后两次转速之比为1:2 |
B.交流电a的电压瞬时值u=10sin0.4πt V |
C.交流电b的最大值为20/3 V |
D.在图中t=0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
如图所示,水平面内两根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左端与电阻R相连接,匀强磁场B竖直向下分布在导轨所在的空间内,质量一定的金属棒垂直于导轨并与导轨接触良好。若对金属棒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外力F,使金属棒从a位置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并依次通过位置b和c。若导轨与金属棒的电阻不计,a到b与b到c的距离相等,则()
A.金属棒通过b、c两位置时,电阻R的电功率之比为1:2 |
B.金属棒通过b、c两位置时,外力F的大小之比为1:![]() |
C.在从a到b与从b到c的两个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之比为1:1 |
D.在从a到b与从b到c的两个过程中,通过金属棒的横截面的电量之比为1:2 |
如图所示的U—I图像中,直线I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连接成闭合电路,由图像可知()
A.R的阻值为1.5Ω |
B.电源电动势为3V,内阻为0.5Ω |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3.0w |
D.电源内部消耗功率为1.5w |
“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成功,它经过三次近月制动后,在近月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半径可看作月球半径)。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第一宇宙速度为;月球半径为
,质量为
。则“嫦娥二号”在近月轨道上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