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桥
①横在山之陬,水之滨,卧在江南烟雨里,北国迷茫风雪中,无论石拱的,木架的,无论藤编的,舟浮的简素的、玲珑、野朴,永远是小桥的品格。比之现代的长堤大坝,小桥没有宏丽的桥头堡,没有高大的石墩跨梁,甚至连雕龙绘凤的栏杆也常常略去。就那么简简单单,潇洒出尘的“一”撇。
②然而,这一撇,曾经跨越了多少危崖峭壁,急流险滩,茫茫岁月,给行路人带来希望和信心,向着遥远的彼岸不停地追索着。
③小桥是一道凄美的风景。那瘦骨伶仃的支柱,那宽宽窄窄的桥板,临水兀立,幽独而自怜。是谁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又是谁小桥人独立,望尽天涯路?
④自古以来,桥头就是折柳送别的最佳所在。在那细雨蒙蒙,柳色青青的渭城早春,唐代大诗人王摩诘在灞桥头与友人依依相别了,“                         。”这似海的深情,不仅让桥下的流水为之动容幽咽,以至百代之下依然令我们仰慕不已,历尽人生坎坷的南宋诗人姜白石过垂虹桥时诗兴大发:“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小桥,演绎了几多凄切曲折的人生故事。
⑤然而,小桥上伫立最多的应是无尽的离愁吧?“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板桥,霜桥,不仅是路的延伸,也是一种乡愁的具象。而马致远的秋思小令,更是道尽了天涯游子的凄苦情怀。眼前是小桥流水的幽雅环境和安居其间的人家,而自己的故乡却还在山重水复的迢迢远方,不正衬出旅人的奔波不定,以及由此引发的羁旅愁思?
⑥当然,小桥还是一种闲适与静远。你看那位归隐诗人,当他带月荷锄归,又在桥下清且浅的溪水里濯足,洗去躬耕的汗尘与劳累,洗去一腔旷达的胸臆,然后邀邻呼友,或斗酒吟诗,或手挥五弦,目送归鸿。小桥载着他陶然自乐的心境,载着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与气节。
⑦就这样,小桥成了人生的各种象征,成为一幅幅千古不朽的诗画。这里,除了小桥本身的古朴、空灵的气质,还因为小桥总是与流水舟楫、渔歌号子,以及岸边的草屋农舍、牧童短笛紧紧相连,拓印出一幅古老凄美、宁静闲适的田园风景画。那些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在官场失宠、情场失意之后,拖着疲惫的身心走荒村野店。一座苍古的小桥,可以慰籍他们饱经沧桑的心灵,又是散怀写意的最美笔触,还是寻求哲理禅意的去处。张继进京赶考落榜之后,驾一叶小船到姑苏城外枫桥边停泊。在那悔恨煎熬的不眠之夜,那秋月,那乌啼,那红枫,那渔火,那江桥,正与寒山寺钟声,撞击在张继的心坎上。于是他推枕头而起,摸黑写下了“枫桥夜泊”四字,成就了一首流传千载的好诗,让世世代代的游客有了一方寻梦的去处。而当代诗人卞之琳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更是深沉含蓄地道出了人与桥之间乃至宇宙万物之间息息相关、互为依存地哲学意蕴。
⑧世间有太多地坎坷不平,惟质朴的小桥站立在江流天堑,用宽容与坦诚,支撑起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信念,引渡一颗颗饱经忧伤的心灵,引渡平平凡凡的人生。
1.“摩诘”是唐朝诗人________的字,苏轼称赞他的作品“□□□□,□□□□”。根据语境,你能补写出文中横线上的诗句吗?                                   。
2.文中引用了许多文人墨客写桥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与桥有关的诗文名句?至少写出两句。
3.第⑦节中写道:“小桥总是与流水舟楫、渔歌号子,以及岸边的草屋农舍、牧童短笛紧紧相连,拓印出一幅古老凄美、宁静闲适的田园风景画。”你能用一段优美的文字描绘这幅画面吗
4.请向你的同学推荐这篇精美的散文,并把你的推荐词写在下面。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步棋许行
绿冠擎天,清风徐来。树下豪与一老者对弈,观者如堵,但鸦雀无声,无敢妄议者。忽一少年过此,无意间一搭眼便断言:“再一步便定局矣!”
众皆一惊,豪与老者亦愕然,抬头见少年面若敷粉,唇如涂朱,潇洒倜傥,甚是不俗。豪不为怪,且甚喜,遂与搭言:“敢问公子亦嗜此道?”
“偶尔消遣。”
“请问何谈一步定局?”
“老翁已走华容,是擒是纵,全凭先生之一步棋矣。”
豪是当地棋坛高手,艺高胆大,善走险着,每每出其不意,以一步棋而赢全局,人称“一步棋”。少年之言甚中豪之下怀,遂拱手揖坐,邀与对弈。
少年名杰,幼受祖传,棋多诡谲,擅破旧出新,以奇致胜。也有“一步棋”之称。
今日两强相遇,异着迭出,精彩纷呈。令围观者眼目一新,不断暗中叫好。杰看来已使尽全身招数,但最后终不敌豪,为其一步绝棋所败。豪哈哈大笑,甚为得意,对杰连称:“高手,高手!”此时此刻,这与其是称赞他人,莫如说是炫耀自己。
杰少年老成,声色不动,连说:“惭愧,惭愧!”并问:“还能令小子再学一局乎?”
豪忙说:“当然奉陪。”
开局前杰有意无意中忽然提出:“能否下一赌注,以助棋兴?”说时颇有几分羞涩。
豪冷笑说:“君一过路之人,可身带重金?”
杰似被激怒,稍一沉吟,愤然从臂上脱下一镶金之玉镯,乃极难得之祖母绿,而以黄金衬里贴边。往棋盘上一放,金玉生辉,熠熠夺目。豪大吃一惊,观者亦眼前一亮,交头接耳,啧啧连声。
杰说:“重金虽无,但愿以此为注。”
豪对此玉镯万分喜欢,心想这真是天赐,遂指身后之豪华宅院,大声道:“愿以此宅院连同其中财产和妻妾为注。”这话说得也太大、太绝啦!盖豪心怀必胜,实以此为幌子,得其玉镯而已。
杰见此似有几分惊讶之色,但略一踌躇,便说:“既然先生如此,小子再添一注。”
豪问:“何物?”
杰说:“现已无身外之物,惟以身为注。倘如败北,愿与君家终身为奴。”至此两人之赌注也算旗鼓相当,无可反悔也。
豪亦惊亦喜,不免对杰又多看几眼,他对杰这一美少年,早已满心喜欢,若得其为奴则给个神仙亦不换矣!
开局后,豪借上局之余威,求胜心切,运子不久,便思用其绝步再度置杰于死地。怎奈此局已非上局,杰对豪逼人之凶棋,虽神色紧张,却能在侥幸中一一化解。其运子则以守为攻,以缓待急。有时竟似无心走些漏步,先是舍弃一炮,豪未敢轻取;后又放一马,豪仍未敢动。观众未明理路,都替豪惋惜,而为杰捏一把汗。最后杰车入虎口,亦有悔色,但已落子,只好认了。至此豪已有轻蔑之意,前后左右精察细算一番,觉此车不能放过,吃它之后便有一步致胜之棋,熟料车甫入口,忽生巨变,仅只一步便被杰双马逼宫,踹老帅于蹄下,他的胜算恰恰晚了一步。豪顿时面若死灰,汗如雨下,仰天长啸:“我‘一步棋’栽了!”声入云空,悲惨动人。
豪的宅院和财产杰均收了,惟妻妾杰作为奉送,请其带走。
豪走时杰掏出玉镯,双手相赠:“棋上为敌,棋下为友,既然君家喜欢,权以此留念吧!”
观者都一惊愕,甚感杰少年豪爽,赢个精湛,赠个义气。
豪稍一迟疑,接过玉镯熟视良久,猛然把它摔碎在对弈的石桌之上,大呼:“这劳什子害我苦矣!还欲令我以此相欺他人乎?”
盖玉镯乃一赝品也。
4.标题“一步棋”的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各是什么?

5.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豪还是杰?为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6.这篇小说揭示了人性的哪些弱点,试结合文本加以简要分析。

(2009年山东名校联考试题,有删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人生边上,还有更远
潘启雯
《我们仨》问世四年后,96岁高龄的杨绛先生推出《走到人生边上》,年近百岁的老人,居然还有如此真挚的思考与坦然的心态。乍看书名,自然就会联想到钱钟书先生的旧作《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先生说:“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他要把有关思索写下的文字,当作写在人生边上的文字。斯人已逝,这“人生边上”的文字竟又由他的夫人杨绛先生续写着。从《写在人生边上》到《走到人生边上》,是生命暖流中两个相戚灵魂的长相守望,如此这般的“夫唱妇随”,令人感动莫名。
人到关键时刻,总会想些根本性问题。杨绛先生说:“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我已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就什么都没有了吗……”“站在人生的边缘上”的先生还在回望一生,追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走到了人生边上,自己想不明白,就想问问人,而我可以问的人已经走了,只有在内心深处自己问自己。”她的追问,让我们看到了不竭的生命活力。人生的智慧来源于对人生的追问,对人生不断地追问,是保持生命活力的最好方式。“我试图摆脱一切成见,按照合理的规律,合乎逻辑的推理,依靠世纪生活经验,自己思考。我要从平时不在意的地方,发现问题,解答问题。这样一步一步自问自答,看能探索多远……”的确,先生的思考显得特别有意义,只有追问与思考才能让我们认清一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走到人生边上》的“注释”部分读来倍感亲切,是我们熟悉的风格、喜爱的笔墨。如果说正文是理性的,它就是感性的;正文部分是抽象的,它就是具体的。这是一组从容大气的散文,记的是一些令先生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恰恰印证了正文里面看似抽象的一些观点。《她的自述》里,秀秀讲的一个家族几代人的故事,不就是“人生实苦”吗?可爱的劳神父不正是锻炼自己灵魂的典型吗?最令人唏嘘的是《比邻双鹊》,那对喜鹊夫妇在一年的时间里演绎了什么样的悲欢离合?其内容呈现的善与恶、是与非,又无不与前半部的文本相契合照应。
杨绛先生,抛开了“角色”与“形式”的束缚,带我们走进了一个新的思想领域。在《我们仨》中,先生用“古驿道”暗喻人生似旅途;在《走到人生边上》中,作者同样喻人生为渐行渐远的旅程。《我们仨》,是先生对亲情的追忆;《走到人生边上》,是她思考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等哲学命题。《我们仨》是至情之作,读者要用情去阅读,追随作者歌哭,体味人间至爱,达于至真。《走到人生边上》是至理之作,读者要用心去阅读,追随作者思考,求索人生真谛,止于至善。
在《走到人生边上》里,杨绛先生是位阅历丰富的智慧老人,把自己平生所见的奇闻轶事娓娓道来;是位求知若渴的学子,对于根本的问题执拗地刨根问底。没有令人头疼的概念,更没有复杂曲折的逻辑推理,先生只坦率明白地问与答、追问与思考,解自己的惑。在生命的通道里,她比我们走得更深更远,听一听她的话语,我们会找到关于人生的新的答案。
7.“《走到人生边上》的‘注释’部分读来倍感亲切”的原因是什么?



8.“年近百岁的老人,居然还有如此真挚的思考与坦然的心态”,阅读全文,说说老人思考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观点。



9.“在生命的通道里”,杨绛先生为什么“比我们走得更深更远”?请结合全文概括回答。




欣赏曹禺话剧《雷雨》中鲁侍萍和周朴园重逢时的一段对话,完成1—3题。
朴(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朴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
鲁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朴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
鲁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
朴(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不是我要来的。
谁指使你来的?
鲁(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1、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的心理变化过程是什么?

2、鲁侍萍认出周朴园后的心理变化过程是什么?

3、请分析画线句子的潜台词。

狼 情   飞藏
有时候人在掠夺自然的时候,会忘记自己也是生物之一。
夜黑风高,强劲的北风呼啸而过,鹅毛般的雪片在空中全无方向地乱撞。这样风雪交加的夜晚正是偷袭的好时机。
两只小狼擅自采取了行动,一旁的公狼突然发出一声惊悚的嗥叫,因为就在小狼扑向羊羔的一刹那,他看到了那只羊被捆绑着的四肢。与此同时,两只小狼就在他的嗥叫声中从半空中擦着羊羔颈项上的皮毛猛然向下坠去,接着,紧跟其后的母狼,几乎同时在他视线里消失了。吓破了胆的羊惊恐地嘶叫着,公狼从另一个方向冲了上去,他果断地一口咬住了羊的脖子。羊绝望的叫声骤然间被卡断在喉咙里,公狼强有力的下颚奋力一拧,羊的脖子无声地断裂在狼的利齿之间。公狼警觉地扫视着四周,他担心刚才羊撕破了嗓子的叫声会将村子里的人引来。四周静悄悄的,除了面前黑洞洞的坑里传来的呻吟声,并无其他动静。他朝着那个黑黢黢的坑口往下张望,一双痛苦的充满哀伤的绿眼睛闪了几下,妻子正用自己的目光和低嗥告诉丈夫她和小狼都受了伤,让丈夫放弃救出她们的念头,趁着天还没亮赶快回到山林里去。公狼用充满关切和焦虑的叫声坚定地告诉妻子,他是决不会离开的,他要从那黑洞洞的坑里把她们救出来,因为她们是自己惟一的亲人。
天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浓浓的晨雾弥漫开来。借着微弱的晨光,公狼终于看清了坑里的情况。两只尖锐的镖尖从一只小狼的胸膛和腹部穿透出来,上面染满的血已经冻成了冰,小狼的头一动不动地垂在一边,显然他已经死去了。另一只小狼的后胯处被一只竹镖深深地刺透,他奄奄一息地靠在也受了伤的母狼身边。母狼银灰色的皮毛染满血迹,她用舌头吃力地舔着小狼的身体,那伸出的舌头上没有一丝热气。公狼的心如刀割般撕痛着。他大声地呼唤着自己的妻子,一双痛苦的绿眼睛几乎撑裂了眼眶。他疯狂地用前爪刨挖着井边被冻得如石头一样坚硬的土。就在这时,他的身后传来了人的声音,公狼头也不回地继续用力刨挖着。
举着木棍铁锹的人们围拢过来,他们大声叫喊着,试图吓走井边上的公狼。公狼转过身体,撑直前腿,竖起背毛,呲出利齿,瞪着一双闪着寒光的绿眼睛,他怒目圆睁地瞪视着离他只有十几步远的人,用从喉咙深处发出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吼叫声警告着企图靠近井边的人。人,不敢轻举妄动,他们远远地看着眼前这只守在井边上的公狼,他们准备等待下去。
井下的母狼,突然哀嗥了一声,公狼掉转身看见母狼悲伤地舔着身边的小狼,他明白那只小狼也死去了。公狼又开始疯狂地刨掘井边上的土,坚硬的土上染满了血迹。
人们一点点向井边靠近。井下的母狼清楚地听到了人的脚步,她奋力地挣扎着,拢起淌着血的嘴角,伸仰着脖颈,努力地向上抬起头颅,一声悠长凄楚的哀嗥划破了天际。公狼明白,那是母狼又在祈求他快快离去。公狼的眼里闪着温柔的绿光,他深情而又痛惜地看着母狼,反而卧倒了身体,他静静地趴在了井沿上,伸着自己的脖子一动不动地看着井下的母狼。母狼哀伤的眼睛里莹绿色的光正在渐渐淡去,她黑色的鼻头努力地向上翘着,嗅着,公狼的气息近在咫尺。一直没停的雪花落在公狼的身上,被风一吹又飘落到母狼身上,此时,她和他都停止了叫声。雪地里一片寂静,静得仿佛天地是独属于他们的世界。
母狼闭上了眼睛,她嘴角似有一丝浅浅的笑意。公狼轻唤了一声母狼,母狼没有回应,公狼有些紧张。就在这时,母狼突然从刺穿身体的竹镖上奋力地挣脱了出来,几股鲜红的血从她身体上血肉模糊的窟窿里喷涌而出。她拼尽了全身的力气扑向井壁,用直立的前爪支撑着身体。井上的公狼从地上弹起来,将大半个身体探向井里,他不知道母狼要干什么。母狼的目光和丈夫的目光碰到一起的一瞬,发出了一声凄厉无比的嘶嗥,同时她猛然将前爪推离了井壁,整个身体重重地向后倒去,井底直立的竹镖顷刻间穿透了她的胸膛……一声撕心裂肺的悲嗥骤然从公狼的喉中冲出,人们被这声震裂了积雪的狼嗥惊吓得向后退去。
公狼从井坑里慢慢抬起头来,他修长有力的四肢坚定地支撑着他和母狼一样银灰色的身体,像一块岩石般他矗立在那里,竖起的背毛在凛冽的风雪中每一根都显得强劲无比,两只如短刀一样的耳朵坚毅地竖在他昂起的头颅之上。他神情傲然地直视着前方,寒光四射的眼睛里渐渐渗出血色,傲视着手握棍棒的人,他全无惧色。森林和山谷就在他的身后,他完全有能力摆脱面前的人,返回到山谷里去,然而,他却连头也不回一下。突然,他眼望天空,伸直颈项,将如刀的尖耳抿向脑后,对着飘雪的苍茫天际——仰天长啸。紧接着,他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扑向井底……四周里一片静寂,静得连雪花飘落的声音都是那么的分明。
人慢慢地聚拢过来,他们看见尖锐的竹镖穿过公狼的身体,将他与母狼紧紧地连在一起……一个曾经用猎枪射杀过狼的人说“可惜了两张好狼皮。”
萧瑟的草原上,再没有出现过狼的身影,成群的野兔和老鼠肆虐了整片草原,牧人的牛羊饥饿而绝望地啃食着光秃秃的草地。这片原本牧草茂盛鲜花似锦的草原变成了满目疮痍、风沙万里的牛羊的地狱。
1.母狼闭上了眼睛,为什么嘴角“似有一丝浅浅的笑意”?

2.文章对公狼的叫声作了多次描写,请找出并作分析。可重点分析其中的一次,也可综合多次进行分析。

3.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用有情有义的狼,对比无情无义的人,深刻。但也有人质疑,赞美狼何必作践人,人捕杀狼无情,狼捕杀羊就有情?还有人质疑,文章开头结尾都说到自然生态,生态平衡是情感问题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树是我们生命的阶梯
每一棵树都在奔跑。树叶在风雨里奔跑,枝丫在天空中奔跑,树根在大地深处奔跑。一个诗人能听见树奔跑的声音,在这声音里,有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动。
一只老花猫在追一只小老鼠,追到树下,突然不追了。猫一看见树,洋洋得意,手舞足蹈。我一生最伟大的,就是教出了老虎这样的徒弟。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留了一手,没教它上树。否则,猫氏家族很可能灭门。老虎是山林之王,但从古到今,都属于猫科,在我门下。树是我们生命的阶梯。
要下雨了,一群蚂蚁排着队上树。它们要赶在洪水滔滔前,把自己的家安在高处。蚂蚁上树,是蚂蚁在逃难。人类应该为蚂蚁悲悯。在一家四川餐馆,我看到菜谱上写着蚂蚁上树,问服务员,得知这道菜就是肉沫粉丝,心想,好吃,把人类的想像力发挥到了极致,连一只蚂蚁也不放过。
一个饕餮之徒,看着一棵临风的玉树,说:这棵树能做多少根牙签。
在木匠眼里,没有树,只有一根根木条,一块块木板,一张张桌子椅子和凳子。木匠之于树,就像庖丁之于牛,屠夫之于猪。木匠开动锯子的时候,我听到的是树在哭泣。那纷纷扬扬的木屑,是树的眼泪在飞。
赌徒只剩一条裤衩,看到树叶在风中翻动,眼冒绿光。这多像自己曾经赢钱时数钞票,哗哗响。赢了,钱像数叶;输了,再好看的树叶,也变不成钱。不赌为赢,赌徒似乎懂了一代赌王在临终前为何只说了这一句话。但愿树能拯救赌徒。
乞丐躺在树下,树就是他梦中的屋檐;树叶盖在身上,像一张异乡的被子。树是乞丐在城市里惟一的亲戚。谁也不施舍时,树会施舍。
一个老人,看见一大群孩子在树下跳房子,其中有自己的孙子,脸上露出幸福吉祥的笑容。老人自言自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这棵树栽对了,一辈子也算没自活。落叶归根,我要回到五十年前的故乡,看看村头那棵苦楝树,是否还在春天开着忧伤的紫花。
秋风是树的剃须刀。一夜风过,树成了光头,站在街头,像行为艺术家。环卫工人及时赶到,将树叶打扫。铺满落叶的大街,这多么有诗意。秋风秋雨中的秋叶,这颓废之美,让人生的色彩丰富而凝重。是谁以所谓干净的名义,焚烧了这些树叶。树叶是树在春天向大地借来的,树承诺在秋天将树叶还给大地。大地的冬天因树叶而温暖。我从来也不会把树叶当作垃圾。这是我对环卫工人惟一有微词的地方。
一对恋人在树的簇拥下絮语。树上的鸟叫让他们心跳加快。多少年过去了,岁月的风雨刻在脸上,他们在彼此的皱纹里数着树的年轮。树记住了他们的誓言,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
圣诞节到了,商场、酒店的门口,都长着一棵圣诞树。这是近年来发生在中国很多城市的事。但我没看到有一棵圣诞树是有根的。没有根,也能疯长,这是全球化时代的奇观。
在沙漠,见到一棵树,比见到一个人,更让我惊喜。我在陌生的人群中和一棵树在浩渺的沙漠里,心境常常是相通的。我在人群中,一不留神就成了一个傻瓜。而面对一棵树时,我会发现我的机智。
树活着,我活着。我就思考这个问题。上帝和知识分子是否活着,这些问题还是留给尼采和福柯去思考。 (选自《羊城晚报》2006—03--16,卢卫平)
4、文章描写树的形象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其表达作用。

5、第二自然段写"老花猫"这一寓言故事有何用意?

6、文章最后说:"树活着,我活着。"怎样理解这句话?联系树与生活,你有何感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