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一种经济形态的发展曲线图,下列关于这种经济形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进步的经济 |
| B.它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
| C.它对新中国的经济恢复与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
| D.它一度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经济 |
《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 B.五四运动时期 |
| C.全面抗战时期 | D.国民革命时期 |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 B.北伐战争 |
| C.抗日战争 | D.解放战争 |
1922年,陈独秀在《造国论》一文中说:“在中国这样的殖民地状况之下……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期尚未成熟,只有两阶级(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的时期是己经成熟了。”陈独秀这是在解释和宣传
| A.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针 |
| B.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
| C.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个党纲 |
|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
20世纪初到中国访问的美国学者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信中的“政治改革运动”
| A.首先爆发于上海 | B.使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
| 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 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
“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唤沉沦。剪刀除辫人称快,铁槛捐躯世不平。”该诗中提到的“胡尘”是指
| A.封建制度 | B.满清政府 |
| C.西方列强 | D.北洋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