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加快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是30年来中国最强劲的声音。
篇章一 中国的伟大革命
30年前的今天,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3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
|
1978年 |
2007年 |
实际增长 |
世界名次 |
备 注 |
|
对外贸易 |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
206 |
21737 |
|
3 |
|
外汇储备 |
|
|
|
1 |
|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645 |
24.95万 |
年均9.8% |
4 |
同期世界的3倍 |
|
城乡居民收入 |
城镇人均(元) |
343 |
13786 |
6.5倍 |
|
|
农民人均(元) |
134 |
4140 |
6.3倍 |
|
|
|
农村贫困人口 |
2.5亿 |
1400多万 |
|
|
|
――来自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讲话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30年来新的伟大成就的主要表现,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江苏的多彩蝶变
场景一 华西之路
1969年,江阴县华西大队创建了最早的小五金厂,但最初是偷偷生产的
“地下”工厂。到1978年,它创造了近300万的产值,成为华西村的第
一桶金。80年代,村支书吴仁宝出人意料的没有分田到户,却依旧干着
集体经济“副业”。他坚持将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到正蓬勃兴起的苏南乡镇
企业发展中。
1999年,“中国农村第一股”华西村股票在深圳上市,创“村庄上市”的先例。
2008年10月,华西村首届国际旅游节,邀请到400多位各国使节与130多家海内外媒体。
华西村一直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健前行。吴仁宝说:“个人富了不算富,要全村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现在的华西,村民吃饭不花钱。
——《华西村致富路上的变与不变》
(2)据材料概括华西村致富路上的变与不变是指什么?华西村的致富路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精神财富?
场景二 昆山之路
昆山市实现了由单一农业向全面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市)之
首,走出了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昆山之路”。
作为江苏省唯一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省级开发区,花桥国际商务城是昆山产业转型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从“昆山制造”跃升到“昆山服务”的重要抓手。在经历了发展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两次高潮后,昆山迎来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发展高潮,从“昆山制造”向“昆山创造”转变。
2004年,胡锦涛视察昆山时说:“都像昆山,小康社会就实现了。” 2005年底,昆山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
――《昆山巨变》
(3)华西村和昆山理念有何相同之处?发展的道路有哪些相同点?相对于华西村,昆山的发展出现了怎样更为明显的特征?
“如果说,江苏乡镇企业的崛起解决了我国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出路问题,那么,开放型经济的蓬勃发展则为我国经济体制创新作出了贡献。” 省社科院研究员田伯平说,尽管我省长期处在对外开放的第二线,但开放型经济的贡献却一直是最好的。
――《开放型经济:江苏经济鲜明“个性”》
(4)在对外开放的格局中,江苏开放型经济的最早的两个“窗口”是什么? 90年代初和新世纪初,江苏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迎来什么重大机遇?
场景三 中国的新起跑点
到2050年,中国很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中国需要一个新的经济奇迹――而且全球经济兴衰可能取决于中国是否能再创奇迹。
――2008-12-19美国时代周刊《中国需要一个新奇迹》
(5)如何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洪秀全又是一个独立独行的人,取外来宗教,杂糅本土文化,创拜上帝会,装神显灵,不西不中,断辫蓄发,非儒删经,圣库均田,男女别营,广封王侯……种种想法与作为,大笔挥洒,出人意表。在太平天国……有君有民,有神有妖,有昏君有忠臣有奸佞,有英雄有美人,有正义有邪恶,有阴谋、内奸、逼宫、内讧……高潮迭起,曲折多姿,往往事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外,但在现实之中。这是一个可以从不同角度反复阅读的奇特文本。
———熊月之谈太平天国
材料二:士不能颂孔子之经,而又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岂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曾国藩《讨粤匪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从两个完全相反的角度用一两句话对太平天国进行评说。
(2)材料二反映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理由是什么?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3)综合所给材料,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观原因。
试分析比较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的数量和地理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两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可以看出其地理分布的特点如何?由此分析列强侵华的趋势。
(2)开放通商口岸,中国国门被打开,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3)近代打开国门和今天中国的开放,有何本质不同?
当前各大网站对林则徐这一人物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林则徐不是民族英雄,相反,他是中华民族的罪人,理由是林则徐没有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中英矛盾问题,而是一步一步把中国推向了战争,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中国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也就不会出现中国近代史的灾难。另一种观点认为,英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本性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而清政府的腐败使鸦片战争当中中国战败,也就是说,如果林则徐不被撤职查办,中国就不会战败,也自然不会出现中国近代史的灾难。
你同意这两种观点吗?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并结合相关历史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变式二:有人认为:自古至今,中国的对外交往和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时期:从汉朝到明朝前期为半开放时期;明朝中后期和清朝为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主动开放时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第一个时期中国对外交往的特点。
(2)中国古代由基本开放到闭关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各是什么?
(3)我国现阶段对外开放和清朝后期对外开放最根本的不同点是什么?
(4)从闭关和开放的不同影响中你有怎样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叛党(太平军)正在帝国心脏区域迅速无阻地进展中,目前这已使南京与北京同受威胁……大不列颠一国,或是在中国海拥有舰队的三个外强联合起来,去制止这个毁灭性的战争,趁(中国)皇帝还据有能够缔结条约的地位时,向他取得这种干涉的报酬……我坚决相信无限制进入内地和沿海一切口岸,在北京建立直接外交关系,以及鸦片的合法化,都是当前可以获得的权益,并且,满可以在今后两个月以后,用正式条约获致之。
———《阿礼国上文翰机密报告》(1853年3月3日)
材料二:局势一天一天变化,如果叛军再有很大的进展,北京朝廷就会四处寻找外国援助的,除非政府用大力振奋起来,我看不出政府怎样才能支持下去。……如果反叛运动表现出任何复兴帝国的征象,或是有了定型政府的保证,那么让他们去搞是好的,然而不幸他们无此表现。因此事情就成为简单的选择问题了。是等待事情发展到一个不可知的结果呢,还是稳定现状?如果选取前一条路,现在我们的生意已经全盘陷入危险的境地,商人利益已经破灭了;如果选取后一条路,则这个灾难深重的帝国还有一线希望恢复其安全与和平,我们的生意也可望受到保护。
———《罗伯逊致阿斯登》(1861年5月10日)
材料三:这一场斗争(慈禧太后与辅政八大臣)的关键,主要看这一年我们和恭亲王交际中给他的印象如何而定。幸运的是,恭亲王依赖他自己对我们的观察和经验所获得的结论……全向太后保持,我们在此并无可怕之处,这方面他对太后之回京负完全责任。为了顺从恭亲王的意思,并证明我们是准备帮他把皇帝从那恶党徒手里解救出来的,我和我的同僚们曾注意防止外国人冒犯皇帝一行人入京时的行列。今附送恭亲王照会,他通知我已被任为首揆,仍负责外交事务,我给他的回文亦附来,回文的措辞是有意给他撑腰的。
———《英国派驻清政府公使致英国外交大臣的信》(1861年11月12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英国官员主张对中国采取什么政策?
(2)从材料二看,英国官员此时主张对中国采取什么政策?为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英国对中国发生的事件采取什么政策?它产生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