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普罗塔哥拉(Pmtagoras)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Socrates)认为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的认识。下列选项中对两者认识正确的是

A.两者不一样。普罗塔哥拉使人的主体性觉醒,是对自然哲学的反思;苏格拉底使人统一于向善的标准之下,是对人的哲学的反思。
B.两者基本一致。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都认为世界有着统一的本体——“善”,而它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中。
C.两者不一样。普罗塔哥拉对神的作用进行了批判,使人与万物协调一致;苏格拉底对自然的作用进行了批判,认为人不是万物的尺度而是“善”的尺度,确立了人的尊严。
D.两者基本一致。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都否定了世间万物有统一的标准,认为感觉与认知是 最重要的,而感觉与认知又随个体的不同而不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

A.封建经济的衰退 B.专制集权的巩固
C.理学思想的影响 D.审美意识的觉醒

某同学结合所学知识在解读《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分布》图时得出了若干判断。这些判断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这些经济区域组织都诞生于20世纪下半期
②这些组织都是以经济合作为前提
③这些组织都把南美洲与大洋洲国家排除在外
④这些组织的诞生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华尔街日报》2011年8月的一篇文章指出,英国有25万人要等待18个星期以上才能得到治疗,而过去十年全国医疗系统的支出翻了一倍;2002年到2008年,法国和意大利的暴力犯罪,分别上升了近15%和38%;截至2011年6月,欧元区的失业率为9.9%,25岁以下人群的失业率为20.3%;近一半的欧洲人,因年幼或年老的缘故而被归为“依赖”型,在工作年龄段人群里真正在工作的只有64%……下列评论与材料意思一致的是( )

A.人民的生老病死都交给政政府
B.欧洲非常富有,可以让公民用不着工作
C.必须改革老式的欧洲社会福利模式
D.向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福利保障理念已深入人心

周杰伦在《上海1943》中唱道“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下列情况与歌中的描述不可能同时出现的是( )

A.电影院里正在上映国产影片
B.青年男女着西服婚纱在教堂中举行婚礼
C.苏小姐正在欣赏当地电视节目
D.公司职员坐电车或骑自行车上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