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执委会书记陈独秀在1922年6月30日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说到:“党费,自1921年起至1922年6月止,由中央机关支出17655元,收入计(共产)国际协款16655元,自行募捐100元。用途:各地方劳动运动约 10000元,整顿印刷所1600元,印刷品3000元,劳动大会1000元,其它约 2000元。”这一报告说明()
①中共成立后得到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②中共成立后重视发动工人和农民运动
③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工农运动发展
④中共成立后十分重视思想主张的宣传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④ |
有位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积累着进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 B.德国君主立宪制 |
C.美国总统共和制 | D.法国共和制 |
古代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任何人不能因为思想而受惩罚”。这说明()
A.古罗马人认为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 |
B.罗马法保证人在各个方面是平等的 |
C.古罗马人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D.罗马法强调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 |
学者钱穆指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认为唐朝()
A.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 B.三省相互牵制 |
C.三省拥有最终决策权 | D.皇帝还未形成足够的专制权力 |
以下各项中均有“中国”二字,而含义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A.“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滕文公上》) |
B.“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国”(《公羊传·禧公四年》) |
C.“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
D.“凡岭南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中俄尼布楚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