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图8到图9的变化反映了( )
图8 图9
A.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 |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正式形成 |
C.人类历史的发展从分散走向整体 | D.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形成 |
右面是一张美国在二战期间的宣传海报——“女子铆钉工”,代表二战期间600万进入制造业工厂工作的女性。美国开始接受女性穿裤子也被归功于她们。该海报可用于研究
①战历史②社会习俗的变迁
③女权运动 ④武器制造技术史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①③ |
“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材料反映出这封信的主要背景是
A.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 B.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坚持抵抗 |
C.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 | D.中共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
下列活动能体现李鸿章“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思想的是他创办
A.轮船招商局 | B.江南制造总局 |
C.汉阳铁厂 | D.湖北织布局 |
1920年,梁启超赴欧洲考察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哪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材料表明梁启超的态度是
A.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B.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 |
C.阻止西方科学在中国传播 | D.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
下图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东南亚华侨回国投资情况,对其解读不合理的关联是
A.1928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
B.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 |
C.1931年——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加大 |
D.1932至1935年——重庆谈判破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