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岳起,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三十六年举人。累擢户部员外郎、翰林院侍讲学士、詹事府少詹事。五十六年,迁奉天府尹。前官贪黩,岳起至,屋宇器用遍洗涤之,曰:“勿染其污迹也!”与将军忤。逾年,擢内阁学士。寻出为江西布政使,殚心民事。值水灾,行勘圩堤,落水致疾。诏嘉其勤,许解任养疴。
嘉庆四年,特起授山东布政使。未几,擢江苏巡抚。清介自矢,僮仆仅数人,出屏驺从,禁游船声伎,无事不许宴宾演剧,吴下奢俗为之一变。疏陈漕弊,略曰:“京漕积习相因,惟弊是营。米数之盈绌,米色之纯杂,竟置不问。旗丁领运,无处不以米为挟制,即无处不以贿为通融。推原其故,沿途之抑勒,由旗丁之有帮费;旗丁之索帮费,由州县之浮收。除弊当绝其源,严禁浮收,实绝弊源之首。请下有漕各省,列款指明,严行禁革,俾旗丁及漕运仓场,无从更生观望冀幸之心。”诏嘉其实心除弊。
五年,署两江总督。劾南河工员庄刚、刘普等侵渔舞弊,莫澐于任所设店肆运货至工居奇网利,并治如律。扬州关溢额税银不入私,尽以报解;覈减两籓司耗羡闲款,实存银数报部,并下部议行。六年,疏请浚筑毛城铺以下河道堤岸、上游永城洪河、下游萧、砀境内河堰,并借帑举工,分五年计亩征还,允之。
八年,入觐,以疾留京,署礼部侍郎。会孝淑皇后奉移山陵,坐会疏措语不经,革职留任。寻命解署职,遂卒。帝深惜之,赠太子少保,赐恤如例。
无子,诏问其家产,仅屋四间、田七十六亩。故事,旗员殁无嗣者产入官。以岳起家清贫,留赡其妻;妻殁,官为管业,以为祭扫修坟之资。异数也。妻亦严正,岳起为巡抚时,一日亲往籍毕沅家,暮归,饮酒微醺。妻正色曰:“毕公耽于酒色,不保其家,君方畏戒之不暇,乃复效彼耶?”岳起谢之。及至京,居无邸舍,病殁于僧寺,妻纺绩以终。吴民尤思其德,呼曰岳青天,演为歌谣,谓可继汤斌云。
(节选自《清史稿》卷三五九,有删节)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漕积习相因因:沿袭 |
B.俾旗丁及漕运仓场俾:使 |
C.坐会疏措语不经坐:因为 |
D.岳起谢之谢:感谢 |
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吴下奢俗为之一变②飞鸟为之徘徊 |
B.①由旗丁之有帮费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C.①以为祭扫修坟之资②子贡曰:“无以为也!” |
D.①病殁于僧寺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岳起,初任地方官,便因前任官员贪黩而将官府房屋、器物洗刷一番,以示不与贪官同流合污。即使当了巡抚,也仍然是“清介自矢”,官府僮仆仅数人,出入从不前呼后拥,更不用侍从骑车。 |
B.嘉庆四年,特起用岳起为山东布政使。不久,提升为江苏巡抚。他禁止歌姬舞女游船卖唱,无事不许宴请宾客、演剧,苏州奢侈的风俗为之一变。 |
C.嘉庆五年,岳起代理两江总督。他弹劾庄刚、刘普等侵吞公款,营私舞弊。上疏申请疏通、修筑拦河堰,并借公款动工,分五年摊入地亩征收偿还,皇上批准了这一意见。 |
D.岳起调入京城后,不置邸舍,以致最终死于寺庙。身居督抚高位,死后竟没有什么家产。他要求属吏极为严格,不许属下鱼肉百姓。他“殚心民事”,尽心尽力为百姓做了几件实事。 |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彊。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下列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A.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组:羁押 |
B.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属:交付、委托 |
C.父老苦秦苛法苦:以……为痛苦 |
D.沛公然其计然:同意 |
下列划线词语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
A.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若属皆且为所虏 |
B.与父老约法三章耳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
C.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D.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
(2)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课内文言文翻译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武传
班固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大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素:平时、一向 |
B.孺卿从祠河东后土祠:名词,祠堂 |
C.信义安所见乎安:疑问代词,哪里 |
D.自分已死久矣分:动词,料想 |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空自苦亡人之地 | B.法令亡常 |
C.武父子亡功德 | D.宦骑亡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武使匈奴,明年 |
B.太夫人已不幸 |
C.皆为陛下所成就 |
D.效死于前 |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A.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
B.皆为陛下所成就 |
C.何以过陵 |
D.兄弟亲近 |
翻译题(6分)
(1)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
(2)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
请将课文中重要的文言语句翻译在答卷对应的横线上。(共四句,每句3分)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翻译11分,共20分)
圬①者王承福传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②衣食,馀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它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而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抑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朱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圬wū:粉刷墙壁。②镘màn:粉刷墙壁的工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其言,约而尽约:简明 |
B.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业:职业 |
C.而往过之,则为墟矣往:以后 |
D.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待:依靠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食焉而怠其事且焉置土石 |
B.妻与子,皆养于我也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
C.其它所以养生之具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D.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下列用“/”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杨朱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 |
B.杨朱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 |
C.杨朱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 |
D.杨朱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 |
将上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2)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
(3)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小题。
熊鼎,字伯颖,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临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伊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褒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诸罪,吾敢畏遣,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鞠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密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长:执掌。 |
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结:聚合。 |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延:招聘。 |
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辅佐。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熊鼎处事精细求实的一组是()
①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②复以细故烦御史
③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④乃逮德仲,鞠实,立正其罪
⑤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⑥知寇伪降,密疏论之
A.①②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④ | D.③⑤⑥ |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手下任职:为母亲守孝后担任德清县丞,其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冷静地控制了本县局面。 |
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广信郡县官员违法,皇上已颁发赦令,此时又要查究:熊鼎认为朝廷应取信天下,不应为小事出尔反尔,皇上这才作罢。 |
C.熊鼎治政有方,坚持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迁走凶恶残暴的官将,百姓方才安定;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他听从民意,依法予以释放。 |
D.熊鼎面对威逼,表现出凛然正气。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觉察其中有诈,不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维护正义,责骂叛寇,最终被杀。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译文:
(2)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