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池塘中漂浮的树叶在水中波动的时候,有的同学会认为树叶是随着波浪移动的。实际上,树叶仍然停留在原地,波浪只会使水面的东西上下起伏。因为波浪发生的地方,水产生振荡,这时水并不向波浪传播的方向移动,因而水面上的东西(包括树叶)也不会跟着波浪走。上述事实说明 …( )
| A.观察现象是一切科学认识的必由之路 |
| B.现象有真象和假象,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
| C.感觉是不可靠的,是没用的 |
| D.现象和本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
我们应当追求的世界观境界和人生观境界分别是( )
| A.实践和认识的有机结合,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一 |
| B.主观与客观的科学统一,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一 |
| C.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科学统一 |
| D.主观与客观的科学统一,实践与认识的有机结合 |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是南朝宋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的名句。这一名句蕴含的哲理是( )
| A.实践出真知 |
|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
| 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在主观世界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统一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世界观 |
| B.人生观 |
| C.价值观 |
| D.人生观、价值观 |
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客观物质性、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以下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①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组到宁夏演出②科考队在南极进行科学考查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④经济、政治体制改革
| A.①②③ |
| B.①②④ |
| C.①③④ |
| D.②③④ |
“承认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就必须放弃实践的有意识有目的性”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
| A.不懂得物质和意识是可以相互贯通的 |
| B.不懂得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 C.不懂得实践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与实践的客观物质是统一的 |
| D.不懂得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