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水就可以鉴别出来的是( )
| A.己烷、己烯、己炔 | B.苯、己烯、乙醇 |
| C.溴苯、乙醇和甲苯 | D.硝基苯、苯和甲苯 |
在25℃、101 kPa下,白磷(化学式为P4)、红磷(化学式为P)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P4(s) + 5O2(g) = P4O10(s);ΔH=-3093.2 kJ·mol-1
4P(s) + 5O2(g) = P4O10(s);ΔH =-2954.0 kJ·mol-1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磷的燃烧热为2954.0 kJ·mol-1 |
| B.已知白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则P-P键之间的夹角为109°28′ |
| C.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白磷能量比红磷高 |
| D.等质量的白磷和红磷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与足量氯气反应,设产物只有PCl5,则红磷放出的热量更多 |
当前世界范围内都在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列有关做法跟此无关的是()
| A.将氢气、酒精设计成燃料电池,是因为燃料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同时氢气、酒精等燃料可再生 |
| B.大力开发丰富的煤炭资源,并将煤进行气化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率,可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
| C.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如在我国西部和沿海地区兴建太阳能、风力发电站等 |
| D.合理开发利用海底可燃冰有助于缓解化石能源紧缺 |
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 mL浓度为10.00 mol/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与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15 mol |
| B.n(Na+)∶n(Cl-) 可能为7∶3 |
| C.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0.15 < n < 0.25 |
| D.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11∶2∶1 |
室温时,向20 mL 0.1 mol/L的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入0.1 mol/L的NaOH溶液,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在滴定过程中,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点时:c(CH3COOH) >c(CH3COO-) >c(H+) >c(Na+) >c(OH-) |
| B.b点时:c(Na+)=c(CH3COO-) |
| C.c点时:c(H+)=c(CH3COOH)+c(OH-) |
| D.d点时:c(Na+) >c(OH-) > c(CH3COO-) >c(H+) |
有四瓶编号为a、b、c、d的浓溶液,分别含有下列离子NH4+、Ba2+、Al3+、H+、OH-、Cl-、HCO3-、SO42-中的两种。为鉴别各溶液的成分,取3份a溶液,向其中分别逐滴滴入b、c、d三种溶液,b和c立即出现沉淀,c同时产生气体,继续逐滴滴入,一段时间后d也出现沉淀。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溶液含有SO42- | B.b溶液含有Ba2+ |
| C.c溶液含有NH4+ | D.d溶液含有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