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羟基的化合物一定属于醇类 |
B.代表醇类的官能团是跟链烃基相连的羟基 |
C.醇类和酚类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
D.分子内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一定是酚类 |
某可逆反应的△H =" +246" 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大246 kJ/mol |
B.正反应的活化能一定小于246 kJ/mol |
C.逆反应的活化能一定大于246 kJ/mol |
D.逆反应的活化能一定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
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
![]() |
![]() |
![]() |
A.配一定浓度硫酸 |
B.制备少量氨气 |
C.制备并收集少量NO2 |
D.制备少量氧气 |
一定温度下,在某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纳米级Cu2O并通入0.1 mol H2O(g),发生反应:
2H2O(g)2H2(g)+O2(g)△H=+484kJ·mol-1,不同时间产生O2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时间/min |
20 |
40 |
60 |
80 |
n(O2)/mol |
0.0010 |
0.0016 |
0.0020 |
0.002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的能量为0.968 kJ
B.前20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5×10-5 mol·L-1·min-1
C.增大c(H2O),可以提高水的分解速率
D.使用颗粒更小的纳米级Cu2O,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选用下列试剂和电极:稀H2SO4、Fe2(SO4)3溶液、铁棒(1个)、铜棒(1个)、铂棒(1个),组成原电池装置,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均明显偏转,则可能的组合共有(不考虑空气中氧气的反应)
A.3种 | B.4种 | C.5种 | D.6种 |
已知CO(g) + 2H2(g)CH3OH(g) 其能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曲线I和曲线Ⅱ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 91kJ / mol |
B.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ΔH变小 |
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D.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CH3OH,则ΔH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