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X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
(1)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可能是 。(填序号)
a、S b、Na c、Mg d、Al
(2)若X为金属单质,向C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B的化学式为 ;C溶液在储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3)若A、B、C为含同种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X为强酸或强碱。A和C在H2O溶液中反应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为 。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不正确的是()
A.原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为0.2 mol |
B.原混合酸中H2SO4浓度为2 mol·L-1 |
C.OA段产生的气体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 BC段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
D.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作用,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的是()
A.Na和O2 | B.NaOH和CO2 |
C.NaHCO3和NaOH | D.AgNO3和氨水 |
可逆反应a A(s)+b B(g)c C(g)+d 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
B.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 |
C.化学方程式中c +d > a + b |
D.达平衡后,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
下列实验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
![]() |
![]() |
![]() |
![]() |
结论 |
能组成 Zn、Cu原电池 |
能证明非金属性 Cl>C>Si |
白色沉淀 为BaSO3 |
说明反应 2NO2 ![]() (无色) |
选项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