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亚欧第二大陆桥”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欧第二大陆桥”东起我国________省的连云港,西止__________海沿岸的鹿特丹,在中国部分穿过的工业带主要是__________工业带。
(2)该铁路在我国过境站的名称是____________,穿过的第一个中亚国家是__________。
(3)两个“桥头堡”均为不结冰的优良港口,连云港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鹿特丹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
(4)鹿特丹港位于50°N以北,冬季不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从连云港到鹿特丹走最近海洋路线依次经过哪些海峡和运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阿富汗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瓦汗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谷底海拔4900多米,每年6~8月都会有牧民来此放牧。
材料二阿富汗附近地区略图(甲)及沿图中四段经线的年降水分布曲线图(乙)。


(1) 描述阿富汗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分析当地的牧民只有在6~8月才到瓦罕走廊放牧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简析图甲所示区域沿36°N纬线的降水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读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并运用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因。
(2)评价①河流域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3)某一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欲在丙地投资建厂,试分析其区位优势。

(28分)读北欧部分地区一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挪威海沿岸海岸线曲折主要受_________(外力)的_____________作用而成。(4分)
(2)简述A、B、C三地一月份等温线分布特点。(1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北欧地区一月份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简述波的尼亚湾沿岸沼泽地分布广泛的原因。(8分)

(28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地区地形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该地区每年夏季受____________气压控制,农业生产中______________任务重。(4分)
(3)2010年6月21日抚河唱凯堤某处大坝发生决提,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放大图为唱凯堤部分大坝示意图,图中a、b、c、d四地中,最容易出现溃堤的是______,江心沙洲是由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4分)
(4)图中A、B、C三条铁路中,属于京九铁路的是_______,若A铁路为单轨铁路,其东西两根钢轨中,磨损得比较厉害的是___________(东轨、西轨)。(4分)
(5)乙地区发展农业生产面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问题。(4分)
(6)甲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8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三大产业能源消耗量统计情况。
表1、我国三大产业能源消耗量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

表2、我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

表3、我国三大产业单位产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材料二: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流场分布图。

材料三: 2003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三大产业能源消费增长最多的是第____________产业(2分),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升幅最大的是____________产业(2分)。
(2)同第二产业单位能耗相比,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同属于单位能耗较少产业。但由于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潜力很大(2分),从全国经济整体角度来看,____________产业节约能源的作用要优于_____________产业(2分)。
(3)从材料二回答,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__。
(4)(2分)在全球化背景下,广东省发展成为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从地理位置分析其主要的优势区位条件____________。
(5)根据材料三回答我国东、中、西部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
(6)从开源节流与区际协作等方面简述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缺的对策及其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