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后,我们应如何看待先驱者们的艰苦探索?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什么?
网络已成为中国公民表达社情民意的重要载体之一。燃油税改革方案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网民在一周内提出5万多条反馈建议,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个拟在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新疆天山天池附近修建煤矿的项目,在网民的强烈反对下并经科学环评后,被环保部门否决。事件表明,“网络民意”已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有人认为,网络具有匿名性、虚拟性的特点,政府通过网络民意的方式进行民主决策不可取。请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图2
注:图1深色为农民人均纯收入,浅色为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线条为恩格尔系数。
图2深色为城镇人均纯收入,浅色为城镇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线条为城镇恩格尔系数。
材料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 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挑战。要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继续推动经济社 会又好又快发展。
材料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8年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2009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 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 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强社会建设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分析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三,请就如何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回顾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目标从“有水快流”到“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到“好字优先”,再到2008年2月8号到10号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的“保增长”。
(1)结合材料说明,从“有水快流”到“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到“好字优先”,再到“保增长”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
材料二:2008年12月8号-10日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深 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强社会建设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政府如何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转变?
我国是一个有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靠什么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对这个问题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是当今时代的特征。用一种思想观念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实在没有必要,也是不现实的。”
也有人认为:“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化扩展了人们选择的空间,但人们的选择都是受一定的价值观主导的。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我们的社会就会陷入无序或混乱。”
请你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