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荀子·王制篇》曰:“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龟、百索,以时禁发,而财物不屈。” 荀子主张自然界开发利用 ( )
①要按照其自身的客观规律
②要根据人的客观需要进行
③要根据事物存在的固有联系
④要顺其自然,服从自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3月26日晚,我国86个城市的众多社区、企业、学校熄灯一小时,参与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全球环保活动。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能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性的物质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林南珍,一位默默奉献在普通岗位上的共产党员,一位在公交系统工作了6年的新东阳。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踩下急刹车,确保车内的三十多名乘客无一伤亡。这事迹告诉我们()
①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是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④应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每10年开展一次人口普查,是掌握国情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20l0年l1月1日,我国开始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其哲学依据是()
①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②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主观决策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漫画《你的心境》所体现的哲理是()

A.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C.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
D.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
C.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 D.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