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公布,调整方案中重要一条是:五一假期减为1天,清明、端午、中秋各放假1天。此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并在11月9日~15日期间征求民意。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请阅读分析后回答问题。

调查对象
统计结果
调查内容
青少年
中老年
城镇居民
乡村居民
城镇居民
乡村居民
支持调整方案
 86.5%
68.7%
76.6%
68.1%
反对调整方案
13.5%
31.3%
23.4%
31.9%

根据上表的调查结果,你得出什么结论,请分条列出: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图文、表文转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当前网上热议的话题。有网民赞成取消文理分科,也有网民表示此举有待商催。阅读下面的材料,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双方持有不同观点的依据。(不超过20个字)
“现在的学生,知识面都比较窄,有些基本知识都不清楚。其实,学理科的同样需要文史地知识,而学文科的同样也需要理化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的知识也越来越多,譬如作为一个理科生,首先要对本国的人文历史有个比较清楚了解。对于国外的情况同样也得知晓。否则,不要说到国外去寸步难行,就是在国内同样也会四顾茫然”。网友“晓凌”在新华网发展论坛的帖文得到不少网友的支持。有网友跟帖说:“从国家的长远建设和人才培养来看,取消文理分科非常必要。” 网友“祝福中国2009”也直言,高中教育应该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分文理科会造成学生综合素质降低,要么人文知识少,要么科学常识难以具备,对将来在工作中创新,生活上处理问题的能力会相对降低,对国民整体素质将会有影响。
网友“林海松涛”在新华网发展论坛留言说,文理分科好,既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高中教育不可把能学生都培养成文武兼修的全才,而现代社会的发展是科学学科分科越来越细,社会越来越需要专门人才。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不在高中这三年,而在个人的今后社会实践。 网友“jonie”也也认为,取消文理分科会突然地增加学生的负担,高中就是要为大学所做准备,应该着重于某方面,普及教育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事!教育改革不应着手与取消文理分科!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认知,对学习的兴趣。
(1)取消文理分科:
(2)保留文理分科:

请概括说明下面这种语言现象,并表明自己的观点。
一些报刊经常在行文中夹杂一连串的英文,如:“APEC记者招待会后,我约了CCTV的几名记者和一群:MBA、MPA的研究生,讨论中国加入WTO后IT业对GDP的影响。”
概括:
观点:

请以“无车日”为内容,拟写两条广告用语。
背景:“无车日”最早在西方汽车发达国家出现。2005年9月22日是“国际无车日”。 2007年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是由建设部发起的,9月16日至22日在全国108个城市开展。活动主办方称,9月22日为“无车日”。

任选一位中外名人,仿写短诗。要求:必须用一个比喻;不超过50字。
示例:马丁·路德·金
一只带响的飞箭,
落在林肯坐像前。
我有一个梦想,
催开了1963年自由平等的春天。

(新华网伦敦2月2日电)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日在伦敦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主编巴伯的专访,就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及其他问题回答了提问。请在横线处填上巴伯的提问。
巴伯:温总理,非常高兴能够采访您。本周您也访问了达沃斯。在达沃斯,人人都在谈论如何重树信心的问题。有人也谈到要恢复信心,需要解决银行业的问题。?
温家宝:我这次出席达沃斯论坛和访问欧洲,可以说是一次“信心之旅”。我带来了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也带来了同欧洲加强合作,推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信心,带来了世界携手共进,共渡时艰的信心。我对中国经济应对危机的信心是建立在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之上的。主要表现是,信心的来源在于我们对形势的正确判断;来源于改革开放30年形成的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体制;来源于中国有一个稳健的金融市场体系;来源于中国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回旋余地;最重要的是来源于政府坚决果断的决策,决策的力度和决策的速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