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俄两国的共同态度是

A.调停中国与英法的矛盾
B.保持中立立场
C.直接出兵中国
D.帮助英法共同侵略中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两伊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里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中,特别强调荷兰执政威廉入侵英国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会合在一起来帮助和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

A.王权结束 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C.国王和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的关系 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山区的人多主张采取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平民与贵族的对立不可调和 B.工商业的要求最为激进
C.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 D.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生活

查士丁尼《民法大权》中对婚姻的定义是“男女之间的结合,是终身的结合,是人法与神法的结合”,这就改变了罗马法中原有的“允许离婚,且不需要什么特别理由和手续”的现状。这一变化说明:

A.罗马法注重保护妇女权益 B.婚姻制度逐渐走向世俗化
C.基督教丰富了罗马法的内容 D.私有财产受到罗马法的保护

伯利克里在《论雅典之所以伟大》的演讲中说:“这是雅典人与众不同的优点,行动时我们勇气百倍,行动前却要就各项措施的利弊展开辩论”。文中的“雅典人”是指:

A.除贵族外所有雅典公民 B.除外邦人以外的全体雅典人
C.可参加公民大会的所有雅典人 D.除第四行等级外的所有雅典公民

从明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①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②皇权更加巩固
③封建制度渐趋衰落④实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