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A和B是两个同性点电荷,电量均为q,A固定在绝缘架上,B在A的正上方,且B放在一块绝缘板上,现在手持绝缘板,使B从静止起以加速度a竖直向下做匀加速运动(a<g),B的质量为m.
求:(1)B运动到离A多远的地方恰对绝缘板无压力.
(2)如果这个位置正好将初始时B、A高度分成2∶1,B点在此前的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和板的支持力对B所做的总功(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选修3—5模块)
(1)已知一光电管的阴极的极限频率为ν0,现将频率ν大于ν0的光照射在阴极上.
A.照射在阴极上的光的强度愈大,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也愈多. |
B.加在AK间的正向电压愈大,通过光电管的光电流饱和值也愈大. |
C.为了阻止光电子发射,必须在AK间加一足够高的反向电压. |
D.阴极材料的逸出功等于hν0 |
(2)如图16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2M的小滑块以υ0=2m/s的初速度从木板的左端滑上木板,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滑块滑离木板时的速度υ=1.5m/s,求滑块滑离木板时木板对地的位移。(g=10m/s2)
![]() |
(选修3—4模块)
⑴在以下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
B.对衍射现象的研究表明,我们一般所说的“光沿直线传播”只是一种特殊情况 |
C.牛顿的“微粒说”、惠更斯的“波动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都圆满地说明了光的本性 |
D.电磁波中每一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都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但两者不互相垂直 |
E.狭义相对论认为:一切物理规律在任何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2)如图所示,均匀介质中两波源分别位于x轴上
14m处,质点P位于x轴上
4m处,
时刻两波源同时开始由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振动,振动周期均为T=0.1s,传播速度均为v=40m/s,波源
的振幅均为A=2cm,则
①经过多长时间,由波源发出的波到达P点?
②从至
0.35s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多少?
如图所示,质量为M=4.0kg的一只长方体形铁箱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铁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0。这时铁箱内一个质量为m=1.0kg的木块恰好能沿箱的后壁向下匀速下滑,木块与铁箱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50。求水平拉力F的大小。(取g=10m/s2)
如图所示,升降机中的斜面和竖直壁之间放一个质量为10 kg的光滑小球,斜面倾角θ=30°,当升降机以a="5" m/s2的加速度竖直上升时,(g=10m/s2),求:
(1)小球对斜面的压力;
(2)小球对竖直墙壁的压力。
2008年8月9日,中国选手陈燮霞以抓举95公斤、挺举117 公斤、总成绩212 公斤夺得举重48公斤金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举重运动是力量与技巧充分结合的体育项目,就“抓举”而言,其技术动作可分为预备,提杠铃,发力,下蹲支撑,起立,放下杠铃等六个步骤,如下图所示照片表示了其中几个状态,现测得轮子在照片中的直径为1.0cm,在照片上用尺量出从发力到支撑,杠铃上升的距离为h1 =1.3cm,已知运动员所举杠铃的直径是45cm,质量为150kg,运动员从发力到支撑历时0.8s。g=10m/s2。(从发力到支撑过程:可简化为先匀加速上升达到最大速度,再竖直上抛达到最高点)
试估算:
(1)从发力到支撑这个过程中杠铃实际上升的高度h=?
(2)从发力到支撑这个过程中杠铃向上运动的最大速度?
(3)若将运动员发力时的作用力简化为恒力,则该恒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