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将10g(CuSO4·5H2O溶解在90g水中 |
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CuSO4溶液 |
B |
向盛有1mL 0.1mol·L-1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 mol·L-1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滴加0.1mol·L-1KI溶液 |
证明一种沉淀能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另一种沉淀 |
C |
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D |
甲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 |
证明甲苯能和溴发生取代反应 |
NaF、NaI、MgO晶体均为离子晶体,根据下列数据,这三种晶体的熔点高低顺序是()。
物质 |
①NaF |
②NaI |
③MgO |
离子电荷数 |
1 |
1 |
2 |
离子间距离/10-10 m |
2.31 |
3.18 |
2.10 |
A.①>②>③B.③>①>②
C.③>②>①D.②>①>③
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0 g·cm-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构时得知:在边长为10-7 cm的正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则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于下列数据中的()。
A.32 | B.120 | C.150 | D.180 |
关于金属晶体的体心立方密堆积的结构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晶胞是六棱柱 |
B.属于A2型密堆积 |
C.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原子 |
D.每个晶胞中含有5个原子 |
要使金属晶体熔化必须破坏其中的金属键。金属晶体熔、沸点高低和硬度大小一般取决于金属键的强弱,而金属键的强弱与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及半径大小相关。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镁的硬度大于金属铝 |
B.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从Li到Cs是逐渐增大的 |
C.金属镁的熔点大于金属钠 |
D.金属镁的硬度小于金属钙 |
下列有关金属键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
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静电吸引作用 |
C.金属键中的电子属于整块金属 |
D.金属的性质和金属固体的形成都与金属键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