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江南昆山县“田土高仰,物产瘠薄,不宜五谷,多种木棉(棉花),土人专事纺织。”这说明当时
A.商品经济继续发展 |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 D.中外经济交流加强 |
从“进出口贸易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可以看出,此时的英国处于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新航路开辟之后 |
B.工场手工业时期 |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获得成功时 |
D.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时 |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
A.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
B.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
C.列强侵略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D.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
据李景汉《北平郊外乡村生活》记载:1930年对北京地区所作的调查发现,京郊一个村子里,已婚117名妇女中缠足者仍有31人,占27%,男子中带发辫者尚占十分之一,并仍以“没辫子不好看”和“带惯了”等理由拒绝剪辫。这一现象表明
A.传统陋习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 |
B.人们的审美观念呈现出多样化 |
C.当时北京地区社会风气较为自由 |
D.辛亥革命在农村地区的影响有限 |
1958年,河北省徐水县大搞“共产主义”试点,并实行了所谓的“全民供给制”。这一现象
A.体现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 B.消除了城乡之间的差别 |
C.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 D.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