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剧,清王朝统治风雨飘摇,孙中山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纲领中没有涉及的问题是( )
A.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 |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C.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
D.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 |
俄国革命使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诞生、对俄国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1917年4月,列宁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一一尤其引起争议的是“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是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这 一叙述表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正在准备( )
A.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B.进行民族解放运动 |
C.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
D.同时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
19世纪末发生的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吊相将”, 作者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主要策划者、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当他把这幅上联拿给前去日本谈判的李鸿章,要求李鸿章对出下联时,这位清政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思考良久,终于勉强想出下联“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对李鸿章的下联理解正确的是( )
A.清王朝整体的软弱导致被迫签约 |
B.李鸿章本可以不理伊藤博文 |
C.玉吊是精品,李鸿章愿意做“玉吊相将” |
D.李鸿章无视皇权,说自己有帝王度量 |
从鸦片战争起,中国开始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同时也开始了抗争和探索的历程。按历史顺序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虎门销烟”当之无愧地排列在第一幅,主要是( )
A.虎门销烟禁止了鸦片贸易 |
B.林则徐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
C.禁烟沉重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贸易 |
D.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全民族开展了救亡图存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入侵内蒙古西部,成吉思汗陵的安全受到威胁,国共两党一致促成成吉思汗陵寝西迁至青海的塔尔寺。这一行动的最重要意义是( )
A.体现了国共两党民族平等政策 |
B.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抗日 |
C.促进了民族融合 |
D.使文物免受日本侵略者的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