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说明题(2009年7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着力提升国家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文章,文章中强调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判断一种文化是否先进的标准是什么?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我国人民有什么作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什么关系?
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设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你认为怎样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北京奥运会火炬的设计吸收了往届奥运火炬的优点,又渗透着深厚的中华文化。火炬造型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的出现使人类文明得以更好传播。“祥云”的文化概念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北京奥运会火炬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的无穷魅力。
请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源远流长、蕴涵着无穷的魅力?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之一徐光宪,他深入研究国外的稀土分离理论和技术,1975年他提出串级萃取理论,对原来的分离工艺成功实施了改进,引导了我国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的全面革新。他深入研究国外的稀土分离理论和技术,并和他的科研团队获得最新的“稀土萃取分离工艺的一步放大”技术,使传统的串级萃取小型试验被计算机模拟代替。现在的稀土生产已经人性化地变为了几个简单数据的输入。
问题: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徐光宪是怎样实现稀土分离技术的创新的?
“世界给我16天,我还世界五千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兑现了这个承诺。尤其是恢弘壮观的开幕式赢得了社会各界中外人士的广泛赞誉。
某儒家学者:太棒了!一幅卷轴在“鸟巢”中央徐徐打开,光影变幻中,展现出一幕幕风格各异.气势磅礴的“中国画卷”,向世界立体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风彩。
某外国使馆官员:和平、和睦、和谐,一个“和”字,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某科学家:富于创造性的开幕式,通过运用现代技术,将民族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在一起,真是太神奇了!
结合上述感想,你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怎样实现文化创新?
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日韩两国的文化也进入中国文化市场,形成一股“日韩流”。如在某市校园内,许多中学生竞相模仿日韩明星的发型、服饰、劲舞等,成为日韩的“中国新生代”。因此,学校政教处作出禁止的决定,一些学生对学校的做法表示不满,说:“学习和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何错之有?真是小题大做。”
你是怎样看到上述现象的?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改革开放时代,是呼唤创新的时代。文化创新是当前特别重视的一种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建设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