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度相同的各地,在同一天
| A.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B.自转的角速度不同 |
| C.地方时相同 | D.白昼长短不同,日出日落时间相同 |
下表为2008年我国四省(区)经济、人口指标。回答题。
| 省 (区) |
GDP (亿元) |
人均GDP (元) |
三次产业比重(%) |
城市人口比重 (%) |
||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 ① |
21487 |
422l4 |
5.1 |
53.9 |
41 |
57.6 |
| ② |
7762 |
32214 |
11.5 |
54.9 |
33.6 |
51.7 |
| ③ |
3176 |
12110 |
14.6 |
46.3 |
39.1 |
32.2 |
| ④ |
4203 |
l9593 |
16.4 |
49.7 |
33.9 |
39.6 |
四省(区)中,区域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表中③省(区)
| A.处在工业化发展阶段 | B.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
| C.区域城市化水平高 | D.农业产值高于①省区 |
图中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
| 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
| C.区域可划分出下一级区域 |
|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
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按照同一类指标进行归类的是
| A.热带、温带、寒带 |
| B.湿润地区、低纬度地区、江南丘陵 |
| C.黄河流域、东南丘陵、干旱地区 |
| D.广东省、广州市、云贵高原 |
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平均气温有何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地理原因是什么?
(2)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全国的粮食生产地位下降,主要原因有哪些?
读我国东北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题。
冲积形成三江平原的“三江”分别指
| A.嫩江、黑龙江、鸭绿江 | B.鸭绿江、乌苏里江、牡丹江 |
| C.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 | D.松花江、牡丹江、嫩江、 |
甲、乙、丙对应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林地、草地 | B.耕地、草地、林地 |
| C.草地、林地、耕地 | D.草地、耕地、林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