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2008年我国四省(区)经济、人口指标。回答题。
| 省 (区) |
GDP (亿元) |
人均GDP (元) |
三次产业比重(%) |
城市人口比重 (%) |
||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 ① |
21487 |
422l4 |
5.1 |
53.9 |
41 |
57.6 |
| ② |
7762 |
32214 |
11.5 |
54.9 |
33.6 |
51.7 |
| ③ |
3176 |
12110 |
14.6 |
46.3 |
39.1 |
32.2 |
| ④ |
4203 |
l9593 |
16.4 |
49.7 |
33.9 |
39.6 |
四省(区)中,区域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表中③省(区)
| A.处在工业化发展阶段 | B.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
| C.区域城市化水平高 | D.农业产值高于①省区 |
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完成问题。
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
|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 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
对比遥感图像发现,近年来我国新增土地最快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加幅度减小。回答问题。黄河三角洲湿地泥沙来源主要是( )
| A.黄河上游泥沙 | B.黄土高原泥沙 | C.地上河河床 | D.渤海海底泥沙 |
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幅减小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
| A.耕地面积减少 | B.地下水位上升 |
| C.黄河三角洲海岸后退加剧 | D.土地盐碱化面积增加幅度上升 |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湿地增长幅度减慢的原因不可能是( )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成效 | B.小浪底水利工程蓄水拦沙 |
| C.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发挥作用 | D.渤海风浪强度增加 |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回答问题。2001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86%,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约为42%,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城市化( )
| A.明显滞后 | B.明显过快 |
| C.发展比较合理 | 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
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 )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
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读美国部分山脉、水系图(数字代表河流),回答问题。
上图四个数字所代表的河流中,表示田纳西河的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关于田纳西河及其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直接注入密西西比河,是密西西比河最大的支流 |
| B.上游地区为山地丘陵,中、下游地区为平原 |
| C.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和大西洋,因此降水丰富 |
| D.田纳西河流量季节变化大,主汛期是12月至次年4月中旬 |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任务是( )
| A.开发丰富的水能资源,在干流沿线建设梯级电站 |
| B.拓宽挖深河道,发展内河航运 |
| C.加强水利建设,扩大流域农业灌溉面积 |
| D.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
在2000年进行的湿地遥感普查中发现,我国的沼泽湿地在全国几乎所有省(市、区)均有分布。其中又以我国东北的北部,青藏高原边缘,以及长江和黄河的河源地区最为集中。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说明( )
| A.我国的湿地只有沼泽湿地一种类型 |
| B.沼泽湿地的分布没有任何规律 |
| C.沼泽湿地的分布既有广泛性又有相对集中性 |
| D.沼泽湿地的形成主要和人类活动有关 |
东北的三江平原是我国北方主要的沼泽湿地分布区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对三江平原的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到北大荒”的过程。这说明( )
| A.三江平原的土壤不适合发展农业 |
| B.开发三江平原的沼泽湿地在经济上不合算 |
| C.我国耕地已经太多,需要减少耕地面积 |
| D.人们开始认识到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环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