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氧气、葡萄糖中的碳、葡萄糖中的氢、葡萄糖中的氧依次来自于( )
①二氧化碳; ②气孔直接吸收; ③水的分解; ④叶绿素的分解
| A.①②④③ | B.③①②④ | C.③①③① | D.①③①③ |
下列过程中会使细胞中ADP的含量增加的是
①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②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变为氧合血红蛋白
③甘油进入小肠细胞④K+、Na+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在光合作用实验室里,如果所用的水中有0.02%的水分子含18O,二氧化碳中有0.68%的二氧化碳分子含18O,那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内氧气中含18O的比例为
| A.0.02% | B.0.44% | C.0.64% | D.0.88% |
下列各项关于正常人体内发生的生理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而导致靶细胞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 |
| B.激素、神经递质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
| C.健康人因低血糖而惊厥昏迷的直接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分泌不足 |
| D.激素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种类完全不同 |
下图1中的噬菌斑(白色区域),是在长满大肠杆菌(黑色)的培养基上,由一个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断裂解细菌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测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利用培养基培养并连续取样的方法,得到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中加入含35S或32P的营养物质,则放射性先在细菌中出现,后在噬菌体中出现 |
| B.曲线a~b段,细菌内正旺盛地进行噬菌体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
| C.曲线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 |
| D.限制c~d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绝大部分细菌已经被裂解 |
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利用基本培养基中的简单的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如色氨酸。但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生化反应的某一步骤不能进行,而致使某些必需物质不能合成,它就无法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某科学家利用紫外线处理野生型大肠杆菌后,得到4种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突变体。已知A、B、C、D、E是合成色氨酸的中间体,突变菌株甲~丁在无色氨酸的培养基中,仅添加A~E中一种物质其生长情况如下表(+能生长,-不能生长)
| A |
B |
C |
D |
E |
|
| 甲突变菌 |
+ |
- |
+ |
- |
+ |
| 乙突变菌 |
- |
- |
+ |
- |
- |
| 丙突变菌 |
+ |
- |
+ |
+ |
+ |
| 丁突变菌 |
- |
- |
+ |
- |
+ |
分析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C. 可以用野生型大肠杆菌获得突变体,也可以利用突变体获得野生型大肠杆菌
D. 大肠杆菌正常菌株合成色氨酸的途径是: B D A C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