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科学实验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实验材料 |
实验过程 |
实验结果与结论 |
A |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
将R型活菌与S型菌的DNA与DNA水解酶混合培养 |
只生长R型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就失去遗传效应。 |
B |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
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 |
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
C |
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 |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 |
烟草感染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 |
D |
大肠杆菌 |
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 |
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1/4,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
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哪一种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A.草原的放牧演替 |
B.从裸岩上开始的演替 |
C.农田弃耕后的恢复演替 |
D.砍伐森林的恢复演替 |
下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
B.开始一段大致呈“S”型,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
下列分别与甲、乙、丙、丁四图相对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同种生物雌个体和雄个体携带AB基因的配子数目相等 |
B.乙图所示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
C.丙图中如果黑方格表示有病个体,那么所示W个体一定是该病基因的携带者 |
D.丁图所示生态系统内的食物链可达30条,图中10个种群可构成了一个群落 |
某草原上布氏田鼠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的变化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c点和d点时,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 |
B.据图可知,a、b两点布氏田鼠种群的自然增长率相等 |
C.在od范围内,布氏田鼠种群数量呈周期性波动 |
D.布氏田鼠种群的存活曲线接近于“凹型” |
下列关于人体特异性反应过程的叙述,体液免疫中不发生的是()
A.巨噬细胞吞噬和处理抗原 |
B.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对抗异体细胞 |
C.血清中的抗体与抗原结合而使抗原失活 |
D.B细胞克隆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