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竖直向上抛出一篮球,球又落回原处,已知空气阻力的大小与篮球速率的二次方成正比,则:

A.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B.上升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小于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冲量
C.上升过程动能的改变量大于下降过程中动能的改变量
D.上升过程动量的改变量小于下降过程中动量的改变量
科目 物理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MN、PQ,并测出间距d。开始时将木板置于MN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0,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1,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PQ处的时间t。

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为a=;为了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即可)
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秤示数F1的关系。下列图象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
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

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

在做“研究匀变速运动”的实验时,图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
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一个计数点,其中1.2.3.
都为记数点。测得:x1=3.0cm,x2=7.5cm,x3=13.5cm,
则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 = m/s,
通过2计数点的 速度v2 = m/s,
运动的加速度为m/s2.

如图所示,为某汽车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汽车在前10s内的位移为____m;在10s末到40s末做____运动;在最后10s内的加速度为____m/s2,在整个50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m/s。

现有下列器材:
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几千欧)
电压表V2(量程6V,内阻约几十千欧)
定值电阻R1(3.0k)滑动变阻器R(0-5000)
直流电源(约6V,内阻不计)开关及导线若干
某同学利用上述器材测量电压表V1的内阻值。
请在右上图的方框中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用已知量和直接测得的量表示电压表V1的内阻,内阻的表达式为r=;式中各直接测得的量的意义是

某人用多用表按正确步骤测量一电阻阻值,选择开关指在“×100”欧姆档,指针指示位置如图所示,则这电阻是Ω。如果要用这多用表测量一个约200Ω的电阻,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应选的欧姆档是(填“×10”、“×100”、或“×1K”)。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