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热播的电视剧《潜伏》和《人间正道是沧桑》反映了20世纪前半个世纪的信仰之争。据此回答16—17题《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李克农):“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历史上的南宋文天祥也如此,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 )
A.黄老之学 | B.佛学 | C.程朱理学 | D.陆王心学 |
《人间正道是沧桑》:“一是:我实现了理想;二是:理想通过我得以实现,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在中国不是哪位政治领袖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对这几句台词评价符合历史史实的有 ( )
①近代以来要实现伟大的政治理想必须要通过政党和党员们的艰苦奋斗
②中国的国情尤其是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
③革命的胜利是用坚定的信仰和热血赢得的,现建设时期仍需要坚定的信仰
④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完全归功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和五四运动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 D.信仰得救;致良知 |
“20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这种‘伟大’主要通过三个进步性的历史进程表现出来,”下列不属于“进步的历史进程”的是()
A.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的巨大增长 |
B.殖民体系的瓦解 |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D.两极格局的形成 |
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西欧的联合”在当时客观上有利()
A.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 | B.推动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正常化 |
C.消除中美间敌对关系 | D.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 |
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它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地行了制度改革。可见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显著特点是
A.内容的继承与创新 | B.方式的和平与渐进 |
C.君权的保留与限制 | D.地位的首创与示范 |
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其中1923—1926年的频度高于前两段时期,其原因是()
起止时间 |
1915—1918 |
1919—1922 |
1923—1926 |
文章篇数 |
770 |
631 |
128 |
“革命” |
0.78% |
2.45% |
25.14% |
A.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国共合作出师北伐的推动
D.土地革命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