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氢的分子式为PH3,又称为膦,是一种无色有类似大蒜气味的气体,剧毒,膦在空气中的着火点是15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膦分子呈三角锥形,其中P-H键的键长要小于氨分子中N-H键的键长 |
| B.膦的水溶液呈碱性,但其pH要比同浓度氨水的pH大 |
| C.膦是一种还原性的气体,其还原性比氨气的还原性要强 |
| D.化合物PH4I是一种很稳定的晶体,在受热时不分解 |
关于下列四个图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可逆反应“CO(g) + H2O(g) CO2(g)+H2(g)”中的ΔH大于0 |
| B.图②是在电解氯化钠稀溶液的电解池中,阴、阳极产生气体体积之比一定为1:1 |
C.图③表示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的ΔH小于0 |
D.图④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
“神舟七号”宇宙飞船的能量部分来自太阳能电池,另外内部还配有高效的MCFC型燃料电池。该电池可同时供应电和水蒸气,所用燃料为氢气,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钾。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 =2H2O,负极反
应为H2 + CO32—→CO2↑ + H2O+ 2e—,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CO32—向负极移动 |
| B.电池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通氧气的正极流向通氢气的负极 |
| C.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OH—→O2↑+2H2O+2e— |
| D.通氧气的电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
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
3 mol/(L·s)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s)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 |
| B.Ⅱ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
| C.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 |
D.Ⅳ图中:湿润的 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 |
有关常温下pH均为3的醋酸和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均为1×10-11 mol/L |
| B.分别加水稀释100倍后,两种溶液的pH仍相同 |
| C.醋酸中的c(CH3COO-)和硫酸中的c(SO)相等 |
| D.分别加入足量锌片,两种溶液生成H2的体积相同 |